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热搜成生意 公信力就会受伤害

来源:长江时评  发布时间: 2018-01-30 14:36:20 编辑:诚富

导读: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紫光阁地沟油”事件,让网友惊呼:原来花钱就能上热搜。

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紫光阁地沟油”事件,让网友惊呼:原来花钱就能上热搜。确实,公关公司策划主题,拉拢大V推波助澜,吸引网民持续发酵……一条分工有序的“产业链”业已形成。既然榜单次序和曝光程度影响点击量和关注度,一些人就瞄准了其中的商机:有人设计“肉鸡”、控制他人手机;有人甘当水军,在家点点鼠标就赚钱。于是,舆论成了营销,热搜变为生意。(1月30日人民日报)

本来是实时舆情风向标、民意参考系的网络热搜,逐渐被一股股伪命题、伪消息、伪知识等等充斥让人感觉热搜变得冷飕飕。热搜、排行榜应当是公信力的体现,是人们关注度的客观体现,是人们一段时间内对某件事物的价值观公正的评判的数据化体现。如果当热搜、排行失去了公正、公平、客观、真实的时候,就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任,热搜、排行也就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作为运作平台应当有责任与义务维护热搜、排行的客观、公正的正面形象,树立它的权威与公信度,这样才能塑造其平台的社会正面形象。 “以银子换热度,以热度挣银子”折射出“金钱至上”“利润至上”思维,伤害网民公信力的同时也伤及网络平台的内容质量,正如“城池失火,殃及池鱼”。

花钱买热搜、水军刷热点的行为等等乱象是平台经营者的监管漏洞的体现,让无聊、庸俗、低级的热搜话题充斥热搜也是对平台的伤害。暴露了平台经营者“重利轻义”的倾向与苗头,作为互联网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与规范,约束平台的行为,让其成为反映的是公众的心声、保证数据真实公正、确保民意的体现的平台,让掺水的数据、虚假的点击行为不能为,不敢为,为不得。作为网络受众我们也要睁大双眼,提高自己辨别力,让 “李鬼”难逃“ 李逵”利剑,真正让好评和热度一色,流量与口碑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