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夜经济”火了 但千万别忘了这几点

来源:经济观察网 宋馥李 发布时间: 2019-07-29 12:25:27 编辑:夕歌

导读:数据显示,人们最青睐的夜间食物,集中在烧烤、面馆、小吃、快餐、串串香等,那代表着忙碌一天之后,通过舌尖上的满足,获得休闲和快意。夜间消费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延长营业时间,重视夜间消费,已经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

“夜经济”火了 但千万别忘了这几点

白天紧张工作,晚上休闲消费,这大抵是都市男女的典型生活状态。

渐入高潮的夜间消费与席卷中国的酷暑相映成趣,夜幕降临,温度宜人,人们总愿意走出家门,到五彩斑斓的街道上逛一逛。夜生活及夜经济因此迅速崛起,这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的更迭直接相关,也得益于网络平台服务的普及。

光是满足大家餐饮的需求,就足以带动城市活力。根据大众点评必吃榜的数据,城市在晚上8点到11点之间,总是浏览量的高峰,都市的饮食男女们,在甄选着“今晚吃什么”这个生活难题。

数据显示,人们最青睐的夜间食物,集中在烧烤、面馆、小吃、快餐、串串香等,那代表着忙碌一天之后,通过舌尖上的满足,获得休闲和快意。夜间消费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延长营业时间,重视夜间消费,已经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

近日,大众点评发布了必吃、必玩、必逛、必住等榜单,试图通过消费指导,满足年轻人对消费的多样化追求。这个榜单揭示了一个现实,人们在夜间的消费热情是那么强烈:人们在选择吃饭场景却也不止于吃饭,在餐厅商户500米的范围内的购物、娱乐,同比涨幅十分惊人,以吃为核心的夜间消费被激活。

繁华的夜经济延长了消费时间,增加了消费选择,必然带来人流和商机,进而改善城市空间资源上的利用效率。

仿佛在一夜之间,中国的城市们顿悟了“夜经济”的好,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去年11月,天津出台政策,明确在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今年4月以来,上海、济南以及北京的商务部门纷纷推出新政,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为此,北京市还延长了公共交通的运行时间。

在夜经济带动城市活力和消费力方面,日本大都会最具代表性。以东京银座为例,中央大道周边分布着24条各具特色的后街,汇聚了丰富的夜间消费业态,包括酒吧、表演剧场、深夜食堂、专业主题MALL、电竞游戏馆等,满足游客和上班族下班后的消费需求。

夜经济之于城市管理者,实在是一张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好牌。对于商务功能区,能够缓解昼夜人流密度差距巨大的问题,改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利用效率;对于商业消费区,能够延长消费滞留时间,提升商业设施的运营效率;对于旅游功能区,则增加了品味城市的新去处和新功能,进而增加游客的城市停留时间,进而释放整条消费链。

来自罗兰贝格的一项研究显示,夜经济的繁荣对人群吸引和商家吸引形成正循环。释放消费活力和商业活力,总是同步完成。这同时也给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公共服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将以白天为主的公共服务延伸到夜间。

这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要尊重已经形成集聚的主题商业业态,比如酒吧街、美食街、民宿区等,在现实基础上因势利导、改造升级,让商业形态更加丰富多元,引导人们聚拢和休闲。其中,既要避免白纸式的重新规划,更要杜绝放任型的自由发展。

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来说,为夜间的消费人群提供服务,仍是初级状态。因为繁荣的夜经济往往具有两面性,人流密集的烧烤摊档、咚咚作响的酒吧店铺、负荷加重的街道环卫,确实给城市公共服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我们都看到了“夜经济”的好,也别忘了做好准备,迎接它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夜经济伴生的交通、卫生、扰民等问题,一定会同时出现,这需要我们在城市服务上加以综合考量。

而我们以往的城市管理经验,往往重管制而轻疏导,倾向于“一关了之”,取缔路边摊,取缔吵闹的24小时店铺,总是立竿见影能消弭争端。由此可见,过严监管容易压制经济活力,过松监管则容易放任问题,这就是夜经济的一体两面,需要足够的管理智慧。

所以,要启动夜经济,更是启动新的城市服务机制,在受惠于夜经济的同时,也让夜晚的城市同时享有安宁和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