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养生 > 资讯 > 正文

烫出来的癌?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你的食管正在默默受伤

来源:腾讯医典 发布时间: 2019-01-14 16:58:29 编辑:夕歌

导读: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90%的食管癌为鳞癌,研究发现这种类型多与饮食相关,可谓是从“病从口入”到“因噎废食”。

“病从口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说的是饮食不当给身体带来的疾病困扰。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要通过食管才能输送到胃进行消化。作为食物传送通道,如果食管因为病变发生狭窄、堵塞,吃东西就有可能难以下咽,也就是“因噎废食”。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不断变大,食管癌患者吃饭喝水时难以下咽的感觉会越来越重,因此北方有些地区也把食管癌称为“噎食病”。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90%的食管癌为鳞癌,研究发现这种类型多与饮食相关,可谓是从“病从口入”到“因噎废食”。

“一口饭”的旅行:

认识我们的食管

想要了解食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跟随“一口饭”(食团),看看它都经历了什么。

食管是一段狭长而富有弹性的管道,全长大约有25厘米。我们把“一口饭”咽下去后,这个食团就一路向下,越过胃的“守门员”——贲门,随后进入胃里。食管主要发挥的就是运输管道的功能。

食团在食管中的“旅行”,会经过三处生理性狭窄处,被称为“食道三狭”(如下图)。

食道三狭

这三处狭窄,尤其是第二、第三处狭窄,常常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狭窄处容易引起食物滞留,受到的挤压和摩擦也多,可能成为诱发食管疾病的一个刺激因素。

食管受不了“折磨”,

有可能会变成癌

我们的所有饮食都要经过食管,也就意味着这条食物通道异常忙碌,除了一日三餐外,还有零食、小吃、饮料等等,食管内皮的磨损和修复是常态。

在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不断刺激下,原本正常的食管细胞“几经折磨”,终于有一天不堪重负发生变异,成为不受控制“疯长”的癌细胞,这就是食管癌的起源。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特定的饮食文化,使得大部分食管癌都是“吃出来”的癌症。比如,在食管癌的高发地河南安阳等地区,居民常吃馓子、煎饼等比较粗糙、偏硬的食物[1];在另一高发地广东潮汕,当地人爱吃烫食,比如滚烫的功夫茶、生滚粥等。

过烫、粗糙的食物对食管的损伤可不小。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导致食管癌的危险因素。65℃算不算烫呢?这个温度的热水,普通的纸杯徒手握不住,一般人喝到嘴里都感觉烫嘴了,更何况娇嫩的食管呢。

医典小贴士:刚冲好的豆浆、咖啡;刚出炉的包子、饺子、面条;刚烤好烧烤制品,温度都在65℃左右甚至已经超过这个温度,非常容易烫伤消化道黏膜。如果你需要吹着气吃下去,还觉得烫口并下咽困难,别急着入口!

经常吃65℃以上的食物或饮料,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细,以及有嚼槟榔、烟丝等习惯的人,食管黏膜的慢性损伤反反复复。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食管癌前病变[2][3][4]。

另外,挑食的朋友们也要注意了。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太少,导致摄入的维生素 A、B2、C 缺乏,同样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而摄入蔬菜、水果可以明显降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5]。所以,防止“病从口入”,不仅仅是注意饮食卫生的问题,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同样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食管癌的发生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接触致癌因子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吸烟、酗酒、腌制食品、口腔细菌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因素就一定会患癌。每个人对环境中的致癌、促癌因素还是存在个体差异。

爱喝茶或咖啡,会增加食管癌风险吗?

开门见山,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茶或咖啡会增加食管癌风险,但热茶和热咖啡(65℃以上)会。因此不要担心,茶叶和咖啡并不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过高的水温才是“罪魁祸首”!

2018年发表在《内科学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发现[6],如果“抽烟、喝酒、喝烫茶”三样爱好俱全,食管癌患病风险会剧增5倍之多。我国是全球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爱喝茶的中国男人往往也有吸烟、喝酒的习惯。

都说“病从口入”,食管癌与吃喝也有一定的关联。而民以食为天,食管癌这种癌症却偏偏让人吃不下、吃不好,使得患者受罪,家人心疼。如果有爱吃烫食、硬食、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还是劝您尽早“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