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刘志超:牛年话说牛的摄影创作

来源:今影像 发布时间: 2021-12-06 10:40:17 编辑:夕歌

导读:诚然,牛年伊始,引来的不仅仅是牛的摄影思考,而是摄影的文化反思、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其实摄影的创作从未有固定的规则,也不应效仿曾有过的经典与辉煌,只有坚守创新的思维、个性的张力和原创的活力,摄影创作一切皆有可能。

牛是中国人也是世界人崇敬的动物之一。印度人对牛敬之如神,现有牛3亿多头,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1位,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并不准杀牛、不准吃牛肉。而中国人把牛崇为精神的图腾、力量与丰收的象征。中国人的生日都与拟定的动物属相对接为生肖日。这些动物代表十二地支用来记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牛排在十二属相的第二位,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年为一个轮回,今年是牛年,也是所有属牛人的本命年。按中国人风俗企盼,牛马年好种田。

牛属于哺乳纲,牛科,是一种草食性反刍家畜。无犬齿、上颚无门齿、鼻头光滑湿润,给人以温和之感。牛属有四种:普通牛、驼峰牛、牦牛、野牛,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牛虽不善奔跑,一旦跑起来,夹风卷土、雄姿威武,颇有一番斗士之气派。

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黑山地处嘉峪关市西北方向鼓心沟15里许石壁上有百余处先民岩刻图像,题材以动物和狩猎放牧为主。石刻中猎人拉弓围堵动物,群鹿惊惶逃窜,而野牛处变不惊,这种对比手法,源于画者对动物习性的了解。战国时期铜壶镶嵌狩猎图也刻有牛强悍之生动场面。最为传世经典的是唐代书画家韩滉(723-787)的《五牛图卷》,是在麻料制作的纸本设色所画。其笔墨魂健、五牛造型准确、筋骨丰韵、形态各异。牛身结构、花纹、机理、皮毛质感各有气色风度,可谓写实与写意精巧融合的盛世绝笔之作。中国文学巨匠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早已成国人精英追求的人生价值。

从远古至今刻牛、画牛、铸牛、雕牛、绣牛、饰牛、斗牛、祭牛、产牛以牛为题材的铭文绝句、传说佳话之经典竞相迭出,成为人类千古流芳的文化荟萃与记忆,成为不朽的历史丰碑与精神诗篇。摄影人也出现许多以牛为题材,以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视角、风格的摄影作品,其中有诸多作品以拟人手法延伸出对老黄牛精神的英模赞美。

不论是沧桑的历史,还是流金的岁月,人类的生活、生产、生计、生息从来没有离开与牛的相伴。尤其是狩猎文化、农耕文化时代。牛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是沉默中涌动着勤恳;艰辛中恪守着劳作的耐力;风雪中承诺着主人的重托;饥饿中担当着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使命。不论家园如何贫穷,牛不计得失,从不忘恩负义,历史上早有传说主人把老黄牛卖给百里之遥的别人家,几天后老牛眼含伤心泪水却独自跑回主人家门前跪地求主人挽留,宁可风餐露宿也不放弃无怨无悔的主人家。牛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初心不变的典范。人们常常把牛的姿态视为向上向善向前的精神寄托和接地气、祈福安康鸿运的吉祥之物。如股市上扬称其为“牛市”,在世界许多城乡耀眼处牛的雕塑比比皆是。牛不仅给人们带来无形的、无法比肩的精神财富,还给人们带来可续发展的产业产品产能的巨大物质财富。而牛的摄影,以我的阅历所见至今尚没有传世的经典“牛作”。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牛的可歌可泣的留痕与意志,已足矣为摄影人提供丰富的摄影创作文本、素材、场所和想象空间。牛年在际回头看,我的摄影天地“溜须拍马”太多、太扎堆,为什么不能用龙马精神,去奔向新的创作旅程,去思考尚未扎堆的新“念象”呢?摄影人应提高发掘“缺项题材”的能力,自我培养奇思异想的新思维、新取向、新品味。用牛的拓荒精神,创造牛的拓荒之作。遗憾的是我常年没有用专题意识、编辑意识来构思牛的摄影专题,多年来只积累了些碎片化的牛片,没有独自风格、没有自成体系、没有完整内容、更没有摄前命题的主观构想,把这些零散片选为组合的素材而不是专题类型的组照,仅供大家阅读短文时用于思考的案例素材。笔者也借案例浅谈对今后拍牛的思考。

第一提示:对牛的自身与外部环境创作的对象认同

笔者认为首先要研究你对牛的内在与外在元素的理解,全面了解牛的品种、产地、体貌、特征、习性等。有针对性对牛的生存方式、牛的功能作用、牛的地域差异特质有其科学的专业的了解。对牛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有较深度的学理思考,即作者对牛的题材选择和被拍的对象感兴趣,切实体现“对象认同”。

第二提示:对牛的形象刻画与视觉表达的审美认同

把握人与牛的生活规律,把握牛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情景、情节、细节的基本要素和取象环境的选择。增加人对牛古今艺术创作经典作品的鉴赏阅历。对摄影如何选择题材、体裁、线索、主题思想,以及如何运用镜头表达作品包括牛的意境、审美取向、造型语言并借牛的影像托出拟人化的隐喻之情的成熟思考与精准把控。处理好外在美与内在美、形式美与心灵美的关系。促进作者将客观记录性影像升华为主观创造性影像,简而言之把实存物象转化为读者意念的心象。让更多更有价值写实元素融入作者既有思想意境又有艺术表达的写意架构中。作者挖空心思对牛、对人、对自然环境的整合构思、观察、提炼和视觉语言的组合过程,是作者从感性情景向理性情景过渡转化的心路过程,也是在积累中不断涤除重复艺术、凝练作品独立个性、原创纯度的艰苦磨砺过程。

既然要把牛的摄影作品打造成众人审美的艺术,作者应突破常规的影像呈现模式,同质化、雷同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在观念、模式、风格、个性上下功夫是创新的突破点。纪实摄影只是一种方式,也需创新,但不是唯一方式。牛的摄影创作应打破拍马的传统方式。当代摄影中有诸多理念、气派、样式可以借鉴式突破,即使抽象思维、反叛思维、超现思维的创作也会为牛的创作带来新的观看思维、新的视觉感受、新的审美观。画意摄影虽有一个多世纪不断翻新的历史,同样可以用牛作为专题摄影创作,发掘与创造出新的牛画意摄影。审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是所有摄影艺术作品鉴赏标准都要逼迫作者去讲故事,这同样是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不少经典作品本身并没有表达故事情节,但不同的文化背景读者观片后却在思绪中生发出不同故事,有的没有故事,却折射出人生的哲理、生命的礼赞。因此应跳出传统的审美观,站在思想情怀与艺术波澜的大融合高度上去审美我们的新作。

第三提示:深刻理解对牛精神本质的文化认同

笔者认为以宁静的心态去描写牛的风花雪月、牛在人间自然风景的诗情画意,也是不失古人作画之风范。但我在思考中更看中的是“牛劲”、“牛精神”在人性化的寓意中别样的风骨。我把牛概括为五种精神:开疆拓土的拓荒精神、初心不变的勤奋精神、刚毅倔犟的韧性精神、感恩载德的坚守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倘若把这五种精神有机连接起来,用故事或用名言作主线,以情节、时节、细节、环节作为叙事的结点亮线;作为人文精神的折射点;作为春夏秋冬空间穿越、时间流动的专题性创作的文脉,或许是成功的创作文案。从牛的创作可以引申出更广阔意义上生命群体的心灵交融,让文化艺术唤起人们对自然生灵的敬畏与感恩,迎来诗意般人与自然的崇高境界。

诚然,牛年伊始,引来的不仅仅是牛的摄影思考,而是摄影的文化反思、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其实摄影的创作从未有固定的规则,也不应效仿曾有过的经典与辉煌,只有坚守创新的思维、个性的张力和原创的活力,摄影创作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简介:刘志超,辽宁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摄影艺术学会理事、新华社中国新闻图片社特邀摄影师、辽宁《影像评论》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