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养生 > 资讯 > 正文

“经上一针”:开创中国针灸新时代 ——记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全国劳模郝金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21-10-25 15:08:17 编辑:夕歌

导读:56年的历程,中、英、日文的11本专著,3个针灸研究中心,23万个治疗病例——这几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构成了著名中医针灸专家郝金凯教授多年苦心孤诣研究和实践的硕果,演绎了当代大医的不凡历程!

“经上一针”:开创中国针灸新时代

——记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全国劳模郝金凯

郝金凯(右)正在给医务人员讲解实测经脉。

郝金凯一家三代的合影。左起:外孙女刘明铭、刘茜蒨,郝金凯,妻子田毓瑛,女儿郝小毓,女婿刘景鸿。

56年的历程,中、英、日文的11本专著,3个针灸研究中心,23万个治疗病例——这几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构成了著名中医针灸专家郝金凯教授多年苦心孤诣研究和实践的硕果,演绎了当代大医的不凡历程!

郝金凯教授,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针灸专家,从医56年来,呕心沥血,编写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针灸图解手册》《赤脚医生针灸手册》《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针灸经外奇穴挂图》《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实测经络针灸学概要》等11本专著,被译成英、日两种文字;创建了“陕西省实验经络针灸研究所”和“珠海市实验经络针灸所”;先后两次赴美国讲学,在洛杉矶创建了“加州实验经络针灸研究中心”;与中国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并称为中国经络学界的“双子星座”,将两人共同发明的“秘方”——“实验经络针灸疗法”运用到临床上,只靠一根银针,每次取一穴,“不用一片药,不用一粒丹,不打一剂针”,治疗患者逾23万人次……

84岁高龄的郝金凯教授,精神矍铄,鹤发童颜,一派中医大家风范。言谈间,感觉他思维敏捷,逻辑严谨,记忆力惊人,而且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没有髦耋老人之态。献身针灸事业一辈子,他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医针灸的前途和未来而殚精竭虑;始终在为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尽心竭力;终其一生都在为用医学造福人类而鞠躬尽瘁。

诚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岖、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凭着医者之圣心仁术,郝金凯六十载躬身践行“苍生大医”之神圣使命,改写了中国现代针灸史,为造福百姓贡献卓著。

经外奇穴第一人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一代名医郝金凯,不仅知识广博,行事方正不苟,更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在经外奇穴方面建树颇丰,堪称“经外奇穴第一人”。

郝金凯1927年出生于北京密云县疃里村(原河北省怀柔县疃里村)。中过前清秀才的祖父为当地知名绅士,父亲在京城经商,家境殷实。郝金凯幼时曾师从私塾先生,古文基础非常扎实。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施今墨先生创办的新型中医高等学府——华北国医学院。1950年,郝金凯成为唯一留校任教的学生。1950年到1955年期间,他每天去北京医学院进修,学习西医,成为中西医俱精的复合型人才。1955年,他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从此成为中国现代针灸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58年。

是年,郝金凯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随卫生部医疗队奔赴延安。他的实验室,从研究所搬到了田间地头。山沟沟里顿时沸腾了,纯朴的农民无比信赖地对他说:“先生,有针你就扎吧!这办法花钱少,治得又快!”

在延安,尽管没有像样的研究所,但有关心针灸研究工作的许多好同志;尽管缺少研究必需的资料,但有成千上万个相信针灸的病人。时任延安地委书记的白志明亲身体验了针灸的神奇疗效后,断定“针灸在陕北最实用”,不仅虚心向郝金凯学习扎针灸,还号召推广到全地区。于是,延安地区刮起了一股“针灸热”,村村社社开办针灸学习班,乡乡队队请郝金凯讲课。他的足迹遍及一半以上的乡村,培训了赤脚医生2000余人。他编就的《针灸图解手册》,一下印了18万份。几乎所有下乡干部都随身装一盒银针,带一本他写的书。

在延安,有白志明这样的有识之士支持他,鼓励他;在延安,郝金凯可以避开1957年的余波,可以专心致志地从医;在延安,老百姓需要他,欢迎他。于是,医疗队返京之时,他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坚决要求扎根延安。身在北京的妻子日思夜盼,结果等到的只是他的行李。后来,在他的极力劝说下,全家人从北京迁往了延安。

1963年,郝金凯根据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写出了40多万字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确定了588个经外奇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为这几千年来第一部完整的针灸经外奇穴著作题写了书名。同时出版的4张一套的《针灸经外奇穴挂图》,为国内乃至中医历史上的首创。

1974年,他又出版了在牛棚里写就的75万字长篇巨著《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将经外奇穴补足到1007个,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是年,日本东京自然社盗版翻译了该书,誉之为“划时代的名著”。

l978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他被国家卫生部聘为《针灸学辞典》编审委员,参加审定了《中医大辞典》针灸分册。

“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锲而不舍,精益求精”,郝金凯终有大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成就了他在经外奇穴研究方面的辉煌,使他赢得了“经外奇穴第一人”的美誉。

“双星座”破译了“千古之谜”

智者治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研究工作愈深入,不可解释的现象、问题愈是接连不断地涌现在郝金凯的脑海里,困扰着他。为什么有时针扎下去效果显著,有时效果又不明显呢?为什么针灸对有些病有效,对有的病就无能为力呢?这位朴诚方正的老中医,对自己的针灸成果产生了怀疑,有时甚至感觉到拿针的手犹豫了……

怀疑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科学正是在不断的怀疑与挑战中进步和发展的。1977年,郝金凯的疑窦得以解开。这要得益于中国经络学界的一位泰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祝总骧教授。

那一年,郝金凯从延安前往北京查寻文献,顺便去看望祝总骧这位老师和诤友。他惊悉祝总骧及其合作者已经运用隐性循经感传线、循经低阻抗线和循经高振动声线三种生物物理方法,证实了传统观点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线的客观存在,而且三线重合,与古典经络线惊人地吻合。

这一重大突破令郝金凯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一科研成果的价值。

经络是东方医学医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早在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上就有人体14条经脉循行的图谱记载,而且断定: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984年前出现的“宋代铜人”更明晰地标出14条经脉和分布在经脉上的360多个穴位。祝总骧用科学方法测定的14条经脉,竟与古籍记载的基本一致;并且测出,经络不是模糊的“带”,而是只有1毫米宽的“一条线”!

郝金凯决定留下来,与祝总骧携手攻克经络之谜。“过去疗效不稳定,原因就在于没有扎在经络上。一切要以经络为准,从头开始,靠经络治病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1989年,凝聚了两位专家13年心血的《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一书出版,郑重向世界宣告:“中国第一大文明”——针灸经络这一千古之谜已被成功破译,古典经络学研究已进入了现代化、科学化的新阶段!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特别撰写了报告文学《千古之谜的破译者》,美誉他们为“双子星座”。2009年,《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的英文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郝金凯与祝总骧重现了古人“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的完整、科学的东方医术之根本,使经络“活”过来了。

23万人次的有力证明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之要妙,在于秋毫。”在破解针灸经络之谜后,郝金凯首创了“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即准确测定了经络线之后,在1毫米经脉线上扎针,而且每次只扎1针;并且创造性地增加了辨证输氧的辅助疗法,奇迹般地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他与祝总骧合作的针灸经络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科研项目,荣获了全国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别奖,还10次荣获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科委等科学进步奖,延安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从此,针灸学由经验医学步入实验医学领域,他们开创了中国针灸经络的崭新时代。

大数学家陈景润就是这一疗法的受益者之一。自从罹患“帕金森氏综合征”之后,他走路不稳,四肢肌肉痉挛,眼睛不能随意睁开或闭上,也无法控制口水外流。西医认为这是大脑的器质性病变,称其无药可治。多年以来,陈景润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用遍新药、特药、进口药,却不见起色。祝总骧先在陈景润的手臂上敲出心包经,然后郝金凯在心包经的内关穴上扎针并结合吸氧,半小时后,陈景润竟然能笑了。临别时,陈景润居然能下楼送他们了。一年后,陈景润行走自如,表达流畅,重返了科研岗位。陈景润在病情大为好转后,给他们写来了感谢信。

原中纪委副书记、73岁的李昌,患支气管哮喘十几年。他有“三怕”:一怕上楼;二怕开窗;三怕电扇空调。郝金凯以“实测经络针灸疗法”行针5次,“三怕”具消。后去河北出差,一路吹空调,他竟未咳未喘;参观时能一口气登上三楼;去冷库视察时,只着短袖衫。

1988年,郝金凯应邀前往美国讲学治病,为加州10个诊所的32名医师举办培训班,在4个针灸协会和院校演讲,震撼了当地的医学界。“郝一针”的名字连同他神奇的疗法风靡美国。后来,郝金凯还在美国洛杉矶创建了“加州实验经络针灸研究中心”。

“实测经络针灸疗法”的神奇效果让郝金凯信心百倍。他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专治别人治不了的病。他还希望用经络这个坚实的理论,力克中风、面瘫、痴呆等顽症,使中医成为人们信赖的“朋友”。他坚信,“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为此,他迫切需要千百次的临床实践,来提高人们的生存和生命质量。

1990年,郝金凯再度回到了延安。1991年5月,陕西省实验经络针灸研究所成立,郝金凯任所长。同年,珠海市实验经络针灸所成立,郝金凯又任所长。但他不同意调往特区,仍然坚持在第二故乡延安扎根。

迄今为止,郝金凯使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了延安患者16万人次,珠海患者7万人次,总数达到23万人次之多。他的临床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祝总骧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可靠性。

三代人一个梦

功成名就后的郝金凯仍然以“悬壶济世”为“医者之责、之乐”。

1999年12月退休之后,他仍坚持著书立说,奔波于北京、西安、珠海、深圳和延安五地之间,查阅资料。2008年,他集近60年临床经验,从数千个腧穴中精选出24个能治疗145种疾病的腧穴,编成出版了普及读物《实测经络针灸疗法》。2009年,他著成并出版了《实测经络针灸学概要》一书,测定14条经脉线上有奇穴345个,经穴与奇穴总计706个。与此同时,他利用祝总骧创立的三种生物物理测定法,带领家人测定了未经测定的7条经脉线,结果证实361个经穴只有12个经穴不在实测经脉线上,仅占3%,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先哲的伟大。《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修订版也将于今年3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然而,作为中国中医针灸的领军人物,除著书立说外,郝金凯看得更高、更远。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中医针灸的逐渐认识和接受,尤其是2010年11月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后,对针灸的需求增大,许多非专业的针灸从业者一拥而上,乱象丛生,极大地威胁着百姓的健康。另一方面,不需要高深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只用一把小橡胶锤和一个听诊器即可精确测出经脉循行线及穴位,并加以施针的“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却未能大范围推广。如果能将这一疗法在广大医学院校进行推广,将能快速培养大批针灸专业人才,从而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促进针灸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如果能将这一疗法在普通百姓中广泛普及,将大大降低看病成本,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这个大爱梦想不只属于郝金凯一个人,也属于他一家三代人。

女儿郝小毓,在理工专业基础上就读于陕西中医学院获得第二学历,为的就是整理、抢救及推广父亲的研究成果。

女婿刘景鸿,中医专家,跟随郝金凯学习针灸30余年。经过长期实践,将电子听诊器和无痛进针器引入“实测经络针灸疗法”,不仅为病患提供高效、无痛的服务,更使得针灸保健治疗得以走出医院,进入社区,人人可以普及,针灸从此不再是医生的专利!

两个外孙女,刘茜蒨是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内科学博士、国家留学基金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应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做省级科研项目治疗心衰;刘明铭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为内分泌科的主治医师,应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做省级科研项目治疗糖尿病,都沿袭了外祖父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创新性的运用。

郝家两代后人,他们不仅都为中医事业作出了贡献,还参与编辑整理了郝金凯教授的《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实测经络针灸学概要》和《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修订版这3本适用于院校授课的优秀教材。这不仅是家学的传承,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勤求古训,精通岐黄。中西结合,创新扬长。”这是三代人共同的梦想,更是一个高风厚德的医学世家“以仁心济世,用绝学兴国”的大爱情怀!中医针灸,这一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将在中华民族世代的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中,焕发新生,再铸辉煌!

记者手记

刚踏进小区的大门,就远远望见郝教授伫立在阳台上向我们招手。离开时亦然。直到走出很远很远,回头遥望,他依然在。这两帧画面深深定格在记忆中,每每忆起,胸中就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那满头银发、殷切的目光以及沉甸甸的嘱托,让我落笔如有千钧,不敢有半点疏忽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