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国产数据库逆袭新动向:技术+开源+资本王炸组合已就位?

来源:GPLP 发布时间: 2022-05-13 11:48:23 编辑:夕歌

导读:世纪疫情、俄乌冲突之下,全球资本哀鸿遍野。但国产数据库行业却是一个例外。

世纪疫情、俄乌冲突之下,全球资本哀鸿遍野。但国产数据库行业却是一个例外。

天眼查数据显示,过去两年,超过37家国产数据库公司获得融资,仅2021年就多达20家。业内被广为流传的段子是,投资人在杭州集体“趴活”,争挖数据库方面的创业者,其中,阿里高P人员是重中之重。

而国产数据库的创业者们也没有让投资人失望。除了PingCAP的明星效应之外,一些新星也接踵而至。比如,由阿里系创业,天使轮已融资数千万的石原子日前释放重大利好,正式发布业界唯一开源的MySQL HTAP数据库——StoneDB。此前,石原子凭借自研的数据库存储与计算引擎,打造下一代全球领先的企业级云原生实时数仓,成为阿里云首期云原生加速器中最年轻的企业。

在技术方面引领潮流,赶超国际巨头的同时,在商业模式上也大胆创新和突破,国产数据库的后浪们,正在让资本为之疯狂。

技术赶超,去IOE任重道远

2018年,《科技日报》总结出中国35项被外国“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基础软件三大件中的数据库赫然在列。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业内已经掀起了去IOE的潮流。所谓IOE是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这三家美国企业组成的IT系统黄金搭档,江湖人称“IOE”,在过去数十年内几无对手。

按照时间维度,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或者替代IOE的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2000年海外垄断阶段:美国三巨头在全球攻城略地,基本垄断中国市场;2000-2009年国产萌芽阶段:第一批国产数据库成立和艰难生长;2009-2014年星星之火阶段:国内互联网和IT巨头涌入,“去IOE”浪潮兴起,国产替代开启。而2014至今,才是真正百花齐放的阶段:在更大的政策和市场红利期之下,国产数据库百花齐放,在许多细分赛道追平国际厂商,甚至引领业界潮流。

据艾瑞数据统计,受国产化影响,2020年国外数据库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至52.6%。Gartner首次推出的数据库中国市场指南预测,“到2025年,海外厂商在中国分析型数据库市场的份额将只剩30%,在中国交易型数据库市场也只剩50%左右。”

但目前太过乐观显然误判形势。

2021年6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布一则采购成交公告,让人们看到潮水退下之后,国产数据库公司们在裸泳。因为这个价值高达1.45亿元的采购,投标人和中标人都只有一家:甲骨文。理由是,当前多个核心生产系统使用甲骨文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无法替换。

去“IOE”喊了这么多年,目前依然遭遇如此尴尬,这显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市场和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布局和格局的问题。

布局未来,开辟和引领新赛道

事实上,去“IOE”中最让国际厂商害怕的,是国产数据库厂商纷纷针对当下环境、客户需求和未来趋势,建立和引领新赛道,以国际领先的优势牢牢掌握庞大的增量市场。

在去年底召开的2021中国数据库产业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表示,”国产数据库产品、版本快速迭代,技术水平持续升级,在重点行业已实现规模化运用,并逐步取得市场的认可,展现出显著发展潜力和生态号召力。“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0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671亿美元,其中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约合240.9亿元人民币),占全球5.2%。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88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3.4%。

在市场、政策等红利加持下,在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打磨后,国产数据库厂商厚积薄发,产品和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而最重要的是,在细分赛道和未来趋势上的成功布局。

根据Gartner数据库中国市场指南认为,中国数据库市场国产和国际厂商的此消彼长中,增量市场不容忽视。其中的关键性趋势是云和开源。分析认为,中国数据库企业,包括阿里、腾讯、华为等向云端迁移的速度超过美国及全球水平,而云原生数据库已取代传统数据库成为市场主流;另外一个是基于开源,让很多国产数据库厂商站在很高的一个起点。

从技术角度看,在数据库最核心的金融行业,国产替换已不是问题。“哪一个银行的瞬时交易能超过阿里双11?而双11背后的数据库早就是国产自研了。”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市场和生态问题。

软硬兼施资本助力,弯道超车成可能

知易行难。如何跨越市场和生态门槛?对于国产数据库公司来说,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依然没有大突破的背景下,希望或者重任自然落在那些后浪身上。像石原子这样,左手开源,右手下一代企业级云原生实时数仓,加上资本的助推,形成国产数据库“铁三角”模式,无疑掀开了国产数据库去IOE的新阶段。

首先在赛道的选择和布局上,面向未来,尽显后发优势。比如,石原子的StoneAtom Data 锁定了云原生数据仓库,选择了当下和未来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而且其应用场景和性价比显然为中国市场定制。细分市场、差异化、本地化,且引领趋势,让国产数据库后浪们有了技术、市场和生态跨越的势能。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国产数据库厂商的开源策略。

在全球范围,基于免费或者开源,崛起了Google、阿里等众多国际巨头和明星公司。然而,数据库是一个非常重,且十分硬核的领域。业内一直比拼的是技术为主,市场营销为辅。而石原子创新地把免费开源模式引入到数据库领域,势必彻底颠覆细分市场,甚至整个数据库市场的游戏规则。资料显示,石原子内核开源的实时HTAP数据库StoneDB,是其自主设计、研发的国内唯一基于MySQL的开源HTAP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一站式 OLTP 、OLAP 、HTAP 解决方案。

石原子技术团队表示: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进行免费开源,直接受益的中国企业和市场,降低他们的成本,并提升其安全性,避免国外在技术上卡脖子。据悉,这家年轻的公司技术团队,凝聚了近百名拥有二十年数据库研发和系统架构经验的顶尖技术和创业激情的工程师,聚焦云原生时代基础设施,致力于实现数据价值在线化,数据分析快好省,为产业前沿服务。

而随着市场的规模化,良性生态的养成,必将反哺技术和商业模式双引擎的国产数据库企业,加上资本的加持,最终将完成数据库市场的逐步替代,甚至进入赶超的新阶段。

去IOE任重道远,特别在目前中国核心技术被屡屡卡脖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变单一驱动为双引擎,无疑为数据库的国产替代指明了新方向,中国的去IOE化进程,或许由此改写,从过去的加减法向乘法、幂级增长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