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商业模式 > 正文

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这两者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

来源:财经论典 发布时间: 2022-04-18 16:13:13 编辑:夕歌

导读: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作为电商消费金融领域的代表型企业,其发展历程展示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沿革和典型商业模式。

近十年来,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应运而生并迅速形成新业态,各类消费金融公司大力转型并专攻于数字化发展。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作为电商消费金融领域的代表型企业,其发展历程展示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沿革和典型商业模式。因此,文章将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业务层面比较分析

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在主要的七大互联网金融板块均有布局,京东金融体量远小于蚂蚁金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布局与幵发上,有着更快的发展速度。例如,2014年2月开始公测的京东白条,紧接着推出了运用于不同场景的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出,体现出对于市场风格精准快的把控。

蚂蚁金服依靠阿里系的强大流量优势,使得蚂蚁花呗发展后来居上。蚂蚁花呗凭借大量数据累积起来的芝麻信用评估体系,对用户资金情况作出评估并预判。但是京东白条相较于蚂蚁花呗仅仅根据用户的购物记录作出判断。蚂蚁花呗的精准性较高,加上芝麻信用对于信用评估的双重加持,蚂蚁金服对于个人信用情况的掌握是更加精准的,同时也反映出信用信息对于未来的个人消费领域竞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支付业务

支付宝个人消费者端账户优势明显,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京东支付仅为1%,二者交易量差距过大;支付宝分别通过平台与小程序服务于个人消费者及商户,并对商户提供引流导流服务,京东支付对于个人消费者引流能力相对较弱,支付业务主要在收单侧,重点布局线下市场,帮助商户进行数字化转型。

(2)借贷业务

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的借贷业务模式相类似,京东金融的消费分期产品的规模及使用人数、账户余额均小于蚂蚁金服,蚂蚁金服覆盖用户更加偏向于长尾端。京东金融的借贷业务包括小微金融与消费金融,消费金融产品包括京东白条等,京东白条与蚂蚁花呗,京东金条与蚂蚁借呗分别有对应业务进行对标,小微金融产品包括票据融资等。

蚂蚁花呗与京东白条相比,在资产端二者均有从生态向外部场景延伸。京东白条的信贷规模整体比蚂蚁花呗小,平均用户余额也不足蚂蚁花呗的一半,京东白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京东电商平台用户的分期购物消费,两者均从电商平台的生态体系向外部场景的延伸,但蚂蚁花呗在规模、用户数量上远高于京东白条,其发展阶段同样更加综合全面,覆盖领域广泛,从金融支付领域到精细化的投资理财。

截止2019年,蚂蚁花呗的规模为六千亿元,京东白条在2019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441亿元。用户人数方面,蚂蚁花呗超过三亿用户,京东白条在五千万左右。账户平均余额方面,蚂蚁花呗平均为两千元,京东白条约不到一千元,并且近三年的账户平均余额呈下降趋势。

在资产端方面,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业务的京东白条,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ABS/ABN进行融资,从2015年开始发行ABS,截止2019年累计发行67只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募资922.57亿元;蚂蚁花呗的募资渠道从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逐步转向助贷模式,目前的主要以助贷为资金来源主要渠道,自营ABS为辅。

京东金条与蚂蚁借呗对比,从规模上看,蚂蚁借呗的信贷规模远大于京东金条,定价利率也低于京东金融。京东金融主要是面对年轻长尾客户群体的现金贷产品,2017年末京东金条的产品规模达到155亿元,截止2019年产品规模己超千亿元。京东金条与蚂蚁借呗的业务逻辑相类似,京东金条贷款资金规模小于蚂蚁借呗,其平均利率高于蚂蚁借呗(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蚂蚁借呗年化利率在5.4—21.6%)。

在资金端方面,蚂蚁借呗的合作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京东金条合作以消费金融公司为主,二者收入模式和分成比例相接近。蚂蚁借呗的客户主要来自阿里系的生态圈,资金来源以助贷的模式为主,收入模式会以利息中的一定比例作为技术服务费;京东金条的客户主要来自京东生态和外部场景,采取助贷和联合贷的模式。

在助贷模式中,京东运用自身技术资源有数提供流量、风控等服务支持,按照贷款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科技服务手续费。在联合贷款模式中,以京东的流量和资金来源不同确定利润获取比例双方导流,双方获客,用户在双方均可获取贷款,由京东金条审核,京东或合作进行出资。

对于面向企业的借贷款产品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有较大差异,京东以供应链金融为主而蚂蚁金服以小微金融为主。京东金融基于供应链上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商户提供信贷支持,每笔贷款数额较大;蚂蚁金服对企业的借贷主体以网商银行为主,以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目标客户,平均每户余额为3万元,以纯信用卡为主,基于场景和数据确定风控模式。

(3)资管业务

京东金融相较于蚂蚁金服,其资管业务布局更加宽泛。蚂蚁金服的流量优势明显,其理财业务用户量远高于京东金融,而京东增加了线下理财业务的布局。蚂蚁金服的理财服务覆盖支付宝、余额宝以及其他理财产品的代销,相对应的,京东金融从数字钱包到京东小金库及其他理财产品。

京东还推出线下高净值客户服务“东家财富”,蚂蚁集团针对高净值人群也推出了“尊享”品牌,向合格投资者者销售基金、信托等产品。在理财保有量方面,蚂蚁金服在行业中遥遥领先,排名第一,而京东金融的理财保有量规模相对较小。

京东金融为资产管理机构设计的金融科技产品“JT2智管有方”,蚂蚁金服目前没有相对应的产品。智管有方以在业务实践中实现数据应用智能化、投资创新化以开发运营工程化为目标,有效扩大其产品规模,打造出差异化以及特色化的竞争优势。截止2020年2月,JT2服务包括银行、券商在内的机构己超过六百家,用户数量超两千六百个。

京东金融在实现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其科技平台的功能模块,现已能实现智能研究等功能。同时通过合作及战略投资的方式,重点布局FICC以及量化投资领域,2018年投资的海益科技在2020年一起并入JT2智管有方团队,合并有助于加强JT2在衍生品及银行间交易的能力,并于2020年6月与金证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并一同打造全方位、智能化的资管科技生态。

(4)保险业务

以保险销售费用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都大力地开展了对保险业务的布局,蚂蚁金服保费规模远远大于京东金融,京东金融加入了保险科技的输出的业务。与保险业务相对比,蚂蚁金服只布局了线上业务,京东金融除此之外还加入了线下渠道;蚂蚁金服根据保险客户需求推出“相互宝”网络互助社区,在满足用户基本保险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保险教育,提升客户转化率。

从保费的收入规模分析,蚂蚁金服远领先于京东金融。蚂蚁金服2019年保费规模为375.3亿元,平均保费佣金率基本维持在25—30%之间,京东金融保费规模为7.5亿元。京东金融从2017年的21.38%提升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30.43%,佣金率的提升与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展有关。

二、未来价值分析

从蚂蚁金服的收入结构变化中,可见为蚂蚁金服业务中最先占据客户流量资源的支付业务收入占比呈现下滑趋势,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收入所占据的比例不断增加,并于2020年上半年己经超过50%,成为蚂蚁金服主要的收入盈利来源。蚂蚁金服在战略布局中明确在数字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并推进创新及数字业务的快速发展,在金融云与区块链领域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及人力,实现科技与金融双轮驱动,成为其持续稳定的核心竞争力。

蚂蚁金服依托用户规模与科技优势,在现阶段将征信体系建设推进至行业领先水平。未来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构建综合全面的信用体系,搭建基于社会信用的商业平台与金融业务将具备关键战略性意义。蚂蚁金服目前注重的科技发展与未来中国的征信体系的建设密切相关,预计可以在多个产品上助力其跨越式发展,实现多元化服务的估值溢价。

京东金融在注重金融服务时期,以打造以自营平台为中心,以技术与数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全布局。京东金融自2018年11月改名为京东数科后。在原有的数字金融业务上,又加入了数字化企业服务、京东城市等具备战略性技术输出的业务。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于以产业数字化为依据的产业升级,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优化用户体验、降低制造成本。

2020年上半年,京东金融研发费用达到16.2亿元,占比营业收入15.67%,并且其研发人员及专业人员占总员工数的比例近70%,因此用数字科技定位京东金融的未来更为贴切,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更注重于数字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层面的布局。

结语

综上,未来,互联网企业首先应该做到打破垄断,避免行业巨头利用自身的规模和优势打压竞争对手,从而挤占消费者权益。其次企业产品应该贴近金融本质,服务于实体经济,更加合法合规,推崇持牌经营的约束理念,把企业经营的相关数据与业务纳进监管范围之内,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监管,完善数字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