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利好信号密集释放 充电桩迎来高景气周期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23-08-19 10:14:11 编辑:诚富

导读: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桩市场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近段时间以来,围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其中,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提到,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此外,在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顶层设计,坚持应建尽建、因地制宜、均衡合理,科学规划建设规模、网络结构、布局功能和发展模式。

能链智电(NASDAQ:NAAS)副总裁于翔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于建设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网络布局,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增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而让越来越分散的投资商能够明确投资方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利好政策密集发布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燃油车的保有量预计将在2025年左右达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1—7月,我国新能源(4.460, 0.00, 0.00%)汽车累计销量为452.6万辆,其中,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6%。

与此同时,充电桩市场也步入增长期。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6.2万台,同比增长40.4%,连续多月保持同比四成以上增长。

稳步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夯实了基础。自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以来,如何满足广大消费者充电需求,始终是电桩企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市场各方明显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力度。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提出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此外,为推动充电桩市场的发展,在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一个月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迎来高景气周期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作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

浙商证券(10.830, -0.24, -2.17%)研报中提到,2022年以来,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政策、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相继推出,政策持续加码,充电桩基建迎来新一波高景气周期,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增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将达到417亿元,2022—2025年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49%。

与此同时,近两年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落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公共充电桩(尤其是城际间)缺口较大,乡村地区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成为抑制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

“目前仍存在公共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居民小区建桩难充电难、充电市场运行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梁昌新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持续优化充电网络规划布局,着力破解充电难题,优化完善政府监管平台体系,提升充电行业发展质量和建设运营标准,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能链智电被誉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于翔向记者表示,政策的密集发布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增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而让越来越分散的投资商能够明确投资方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注意到,2022年我国充电桩运营行业规模占比前三的企业中,特来电(特锐德(18.980, -0.18, -0.94%)子公司)、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 53%。截至2022年年底,特锐德运营公共充电桩36.3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21.6万台,市场份额约为28%,2022年全年充电量近59亿度,市场份额约为28%。

特锐德方面表示,由于充电资产的建设受到场地、区域电网容量的限制,在特定区域内能够建设、运营的充电资产数量有限,存在物理位置资源限制;同时,抢占充电行业布局先机需要巨大、持久的资金投入,进入壁垒较高。

针对充电桩市场存在的发展问题,能链智电方面建议,进一步提升公共充电网络建设数量与质量,化解建设布局结构不平衡、地域不平衡等问题,通过新建、改建、扩容等方式,调整快、慢充此例;重点加强高速服务区、居民社区等“痛点”场景的充电桩建设密度;加强公共充电网络运营、运维能力建设,推动充电场站服务等级认证,提升公共充电网络服务质量。

事实上,公共充电服务牵涉环节多、链条长。业内普遍认为,应加强电力企业、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车企及相关支持企业的协同,提高用户充电的便利性、安全性。

对此,能链智电方面表示,电力企业应加大配套电网建设力度,提高需求响应能力;充电桩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大功率、高安全性产品;充电运营商加强科学选址、规划建设、场站运营能力,可借助第三方专业服务商能力与资源,提高场站精细化运营水平,扩充非电增值服务;车企应强化车辆三电系统充电安全性,加强车辆充电告警监测及相关保护、故障处理机制,加强与运营商、第三方服务商互联互通水平,扩充充电网络;第三方服务商应改善产品体验,及时更新充电桩状态信息,提高用户找桩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