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新兴产业 > 高端装备制造业 > 正文

规模超4000亿!是时候了解一下“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了

来源:华夏基金 发布时间: 2023-02-28 16:37:18 编辑:夕歌

导读: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计划》),将智能检测装备这个行业带入大众视野。

在这个新能源车满街跑、光伏发电随处可见、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日趋流行的时代,智能制造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可谓是无远弗届。那大家又知不知道,“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什么呢?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计划》),将智能检测装备这个行业带入大众视野。《计划》明确,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到2025年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2.23)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2023.02.23)

那么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智能检测装备这个行业,究竟指的是什么?当这个新概念逐渐被大众认识,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投资信号?

01

智能检测,为何被称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

有些小伙伴可能不太了解,智能检测是在技术支持下,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分析与计算,从而达到对系统或产品的性能测试、故障诊断等目的。简单来说,智能检测就是检测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产品品质是否合格的一种技术装备。

在传统工厂中,“检测”这项工作通常由人力来完成,但智能检测却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更智能、更高效、更精细。随着智能装备的技术更迭,对智能检测的精确度、稳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很多行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成品品控,还越来越重视对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效果的监控,传统人力逐渐无法胜任。尤其是一些精度要求高、科技含量高、产品迭代快的行业比如电子产业,从智能检测到组装、包装等重要生产环节,整条生产线都需要达到智能化要求。

二是人力成本更低,符合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为主要劳动力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智能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更是如此。

在智能装备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复杂背景下,生产线智能化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智能检测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工业自动化、军事、航天、通讯、电子等行业。

02

满足需求端升级需求,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限制

了解了智能检测装备的概念,咱们再来看看将这个行业带入大众视野的《计划》,对于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一是满足需求端升级的需要。就像小夏刚刚所说的,近年来制造企业对智能检测的精确度、稳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求日益增加,加快推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意义自然也更加凸显。这次《计划》就明确要求,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具体来看,还要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二是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限制。我国智能检测行业发展比较晚,当前检验检测机构日常使用的高端检验检测设备9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高分辨率、高灵敏度计量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熟悉新闻的小伙伴对于半导体芯片“卡脖子”的现状应该并不陌生,如果未来智能检测行业依然高度依赖进口,同样可能会面临国外进口限制和技术封锁的风险。为此《计划》要求,到2025年,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述参考:央视网,2023.02.23)

03

带来哪些新的投资信号?

当智能检测装备这个新概念逐渐被大众认识,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投资信号?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我国检测行业年营业收入将达4368.51亿元,占GDP比值为0.38%,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布局集成电路、汽车等领域的智能装备,小伙伴们可以关注相关机会。(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2023.02.24)

从主题投资的角度来看,政策窗口期,解决“卡脖子”问题和科技自立自强一直是政策预期的焦点。业内分析认为,《计划》发布预示着目前仅有顶层设计而无行动方案的格局将得到改变,近段时间产业政策有望集中出台,主要集中在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等方向,后续可加大对半导体、通信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自动化设备等行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