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科技前沿 > 正文

担心被取代,日本预测中国2025年将实现70%的半导体设备自给自足

来源:朱笑川 发布时间:2023-08-17 09:03:17 编辑:夕歌

导读: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加大了投入和创新,力图实现自给自足。这引起了日本的担忧,认为中国将在2025年实现70%的半导体设备自给自足,对日本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半导体是现代科技的核心,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中国则长期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加大了投入和创新,力图实现自给自足。这引起了日本的担忧,认为中国将在2025年实现70%的半导体设备自给自足,对日本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中国为什么要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也是最大的进口国。2022年中国进口的半导体总额为347.2亿美元,约占全球规模的60%。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生产满足了约15%的需求。这意味着中国对外国技术和供应链存在巨大的依赖性和风险性。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限制了其获取关键的芯片和设备。美国将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公司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禁止向其出口美国技术和产品。这对中国的通信、计算机、汽车等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暴露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薄弱环节。

为了应对外部压力,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国提出了加快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将加强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的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集成电路产业链水平。据日本经济新闻网报道,日本政府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实现70%的半导体设备自给自足率,这意味着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拥有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强国。

那么,中国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呢?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为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了资金、税收、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制定一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43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支持计划,旨在通过补贴和税收抵免来支持国内的半导体生产和研究活动。

企业创新。中国有众多致力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如中微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公司、南京先进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光刻机、刻蚀机、化学气相沉积机、物理气相沉积机、离子注入机、晶圆清洗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中微公司是唯一成功开发了一款适用于5纳米尖端技术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了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

人才培养。中国拥有庞大的半导体人才储备,不仅有大量的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还有许多从国外归国的半导体专家和工程师。中国政府和企业也重视半导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提供奖学金、津贴、股权、住房等福利,吸引和留住半导体人才。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国际半导体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如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国际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为半导体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实现芯片自给自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技术封锁和制裁、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等。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和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率,拓展合作和交流,培育和引进人才,以期在2025年实现70%的半导体设备自给自足率,为建设一个科技强国做出贡献。日本虽然在半导体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上被中国追赶,日本不应该将中国视为敌人或威胁,而应该将其视为合作伙伴或机遇。反之,如果日本还是一意孤行针对中国,最后造成的后果极有可能是半导体关键领域被中国赶超,中国市场也将其抛弃!那才是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