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企业终极三问:生存、利润、发展

来源:商业评论 发布时间:2023-09-08 15:06:56 编辑:夕歌

导读:三年来,我通过对新能源行业中小企业的实地走访与深度沟通,发现当前中小企业最关心的就是生存、利润、发展这三个问题。

前段时间,孙立平老师针对AI的发展及中美研发AI的不同路径写了篇文章,文章引用了一段话,大意是说:欧美AI属于精英教育路线,中国AI属于功利教育路线。

欧美AI的代表产品如谷歌的围棋、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Open AI 的ChatGPT,都有同样三个特性:1. 默默烧钱,蛰伏多年;2. 一鸣惊人,出来都是王炸;3. 靠技术基建挣钱,看不到直接的赢利模式。而中国最顶级公司们搞Al几乎都是在产品刚有雏形时,技术和产品就被迫为业务目标服务⋯⋯

孙老师的文章很生动,引发了我对类似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选择的思考。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管理者往往面临短期利益与长期回报之间的抉择。简单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在套利和创新之间做出动态选择。

所谓套利,是在给定技术的情况下,找到赚钱的机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创新则是通过创造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资源,把生产可行性的边界往外推。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到底是要注重创新还是追求短期利润(套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一定要选择最优解策略,即有明确的战略定力,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随市场变动而变动,即找到现阶段最佳的套利机会?

三年来,我通过对新能源行业中小企业的实地走访与深度沟通,发现当前中小企业最关心的就是生存、利润、发展这三个问题。具体而言就是:

● 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生存;

● 中小企业最难的是什么?获取持续的利润;

● 中小企业最有核心竞争力的是什么?发展。

“企业的战略选择”可以部分说明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在所面对问题与战略之间的选择。值得明确的是,这些策略与选择应该是变化与动态发展的,很有可能同时保持两种以上的选择——一方面为了生存努力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将获取的利润大力投入研发,使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驶入蓝海。

  策略一:在红海中获取生存利润,坚持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查理·芒格说过:“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单一要素和最小化其他要素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

中小企业如何选择最优的战略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目标,以及领导者的价值观和决策风格等因素。

2009-2015年,我国政府共计投入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用于锂矿资源开发、电池材料研发、生产设备更新等方面。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然而整个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技术路线的反复摇摆。作为一家锂电池行业的新锐企业,安驰科技恰好经历了全过程。

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发力启动时,新车是否装配三元锂电池是终端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家都把相对能量密度大的三元锂电池技术作为一统江湖的新车标配或技术标准。安驰团队坚持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被边缘化,那段艰难的日子,创业团队身边的很多朋友和行业专家都劝说他们转到三元锂电池的方向。

但是,安驰的创业团队坚信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长,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环保性能。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样的应用场景来说,这些优点尤为重要。

基于这一坚定的信念与认知,安驰以创业团队为核心,成立了一个由百余名专家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从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不断研发和创新,在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与磷酸铁锂的改性与复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推出一系列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并且瞄准主力电池厂商“看不上”的商用车定制市场,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深度参与客户新车型的研发与生产,从而逐步受到行业客户的认同,获取了生存下来的基本利润。

企业从创业开始,生存的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市场迟迟不能接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常见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选择过早放弃,或者盲目跟风套利,分散了企业宝贵的资源,失去了战略定力,最终失败退场;也有的企业选择坚持、创新,很有可能会因为一次突发事件,例如三元锂电池的自燃事件,而有了一次绝佳的市场机会,再加上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令人信服,这样就有了获取生存的基础。

  策略二:在蓝海中持续创新,获取长期利润。

贝索斯说过:所有只能产生短期利润的项目都不重要,不论它现在赚多少钱。能够产生长期现金流的项目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它现在亏多少钱。

持续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伴随着行业的成熟与企业的发展,技术路线逐步清晰,竞争对手开始不断进入,竞争呈白热化趋势,企业短期内应对市场竞争的行为,使得企业利润从高利润逐步降低到行业的常规利润。

所以,企业必须进行持续创新,以开发出能够产生长期现金流的项目为主要目标。这些项目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甚至在初期会出现亏损。然而,这些项目具有长期的潜在收益,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这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不断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

那么,如何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呢?以下是几个建议:

1. 建立创新文化

要想实现持续创新,首先要建立一种创新文化。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点子,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来测试这些点子。此外,企业还应该鼓励员工尝试新事物,包括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只有建立了创新文化,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

安驰是一家典型的以创新文化为导向的创业企业,从创业之初,整个团队就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与试错机制下发展壮大,员工之间进行知识分享和互相学习所激发出的创新潜能是安驰科技高速发展的基石。

2. 投资研发

企业在投入研发时需要制定明确的研发目标。研发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同时也应该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制定了明确的研发目标,企业才能更好地投入资源,实现创新。

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研发团队。这个团队应该由一些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组成,他们应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企业需要为这个团队提供必要的研发设备和技术支持,以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且,需要注重研发成果的及时转化。研发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者服务,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转化机制,以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者服务。

3. 与外部合作

这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和知识。例如,安驰科技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帮助其获取了最新的科技知识,同时也对市场需求和产品趋势有了超越行业的深度感知;而安驰科技与客户的合作则帮助其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在新车型研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差异化、定制开发,战略绑定客户。

由此可见,企业应该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并在合作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和知识。

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将客户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时刻关注客户痛点,不看重短期的回报,坚持长期主义的同时把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到极致,就能拥有长期获利的可能。

4. 持续改进

持续创新并非一次性事件,而是一个漫长且不断演进的过程。它涵盖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过程,并需要企业始终保持对自身经营策略和产品服务的深度反思。这种反思应基于对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的精准理解,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并确保其在市场上的地位。这意味着企业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技术、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和期待。

此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包括行业趋势、竞争对手的动态,以及新兴的技术发展等。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持续创新不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种必须执行的任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走进蓝海,获取长期利润。

策略三:灵活多变,系统发力,高速发展。

外交学院教授兼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家施展指出:1980年美国推出了鼓励小公司创新的《拜杜法案》,大量小公司做出了突破性的技术,可以被大公司收购,由大公司整合出新的产品。

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策略并灵活应对挑战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种灵活性和敏捷性不仅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拥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内部系统来支持和推动这些变化。

安驰致力于从研发到生产的一条龙生产制造体系。通过自身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与生态链体系,能够迅速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并快速推向市场,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例如,针对常规客户推出了“租赁+回收”模式,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服务;针对城际配送行业推出了“电池+车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2022年初,安驰引入了吉利集团下属的创新孵化平台——耀宁科技作为控股股东。如此,安驰能够更好地利用吉利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源和经验,使自己融入更大的平台、更大的系统,借助系统发力,从而加速自身成长与发展。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适应性强、灵活性高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以便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推行精益生产模式,实行数字化转型等措施,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解决生存、利润、发展这三个终极问题?

适用于一个企业的成功经验,并不能有效地复制到另一个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在种种策略选择之外,还是要依靠商业的本质——发现谁是顾客,知晓顾客为什么购买,实现顾户所看重的价值(德鲁克)。唯有在此原理的指导下,中小企业才具有跨越周期与非连续性的能力,发现尚未满足的需求,找到自己的客户,并为他们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