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为何失去了流动性?
导读: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香港,也深陷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香港股市正在失去流动性。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波动的影响,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香港,也深陷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香港股市正在失去流动性。
自今年3月以来,香港股市出现了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零成交”。这意味着在某些交易时段,没有一笔交易成功完成。这一现象在香港股市中十分罕见,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和担忧。
众所周知,香港股市是全球最开放和国际化的市场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那么,香港这个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为何如今竟然沦落到如此萧条没落的地步,其中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造成香港股市失去流动性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监管不严,市场机制不健全,热衷于老千股炒作
由于监管不严,香港股市中存在一些被投资者称为“老千股”的股票。这些股票具有以下特点:
1、波动性大
香港老千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波动性,这些股票短期内会出现大幅度的涨跌,虽然老千股有着高回报的潜力,但也伴随着高风险,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2、股价上涨缺乏公司基本面支持
大部分香港老千股都缺乏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增长,仅依赖于市场炒作和传言来推动股价上涨。
3、技术面炒作
港股老千股中的一部分,是单纯依靠技术面的炒作而推动股价上涨的。这些股票短期内突然上涨,很容易引起投资者关注,他们可能会忽略公司的基本面,只注意其股价走势、交易量和技术指标。
4、市场传言和炒作
香港股市中的传言炒作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才为老千股创造了形成土壤的机会,一些未经证实的市场传言可能导致某只股票出现暴涨暴跌现象,而一些投资者也会盲目跟风买入,从而导致股价出现异常波动。
由于香港股市缺乏严格的市场监督,因此对老千股的监管不到位,使得一些投机炒作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采取不正当手段操纵股价或财务造假,通过编造虚假的业绩报告来吸引投资者。
同时,香港股市的监管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监管机构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使得市场的透明度不足,不利于市场的流动性。
过去半年,香港股市退市21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都因身陷财务困境,经营不善等原因退市,而这一波退市潮对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造成重大打击。这一方面暴露出香港股市监管不严的现状,另一方面则凸显香港股市投机氛围严重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和投资风险。
事实上,香港股市监管层的不作为,是导致股市出现流动性枯竭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监管层打着港股“一切交给市场”的口号,放任欺诈行为,许多上市公司出老千,绞杀散户,导致股民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彻底离开了股市。
二、香港股市规模较小,市值不大,导致成交量有限
香港股市共有2078只股票,总市值约35.98亿港元。两年的时间蒸发了17万亿港元。而流动性的大幅下滑造成投资收益受到影响,因为,较低的成交量,直接导致许多上市公司的市场估值难以体现其基本面。
香港总共只有700多万人口,加上内地购买港股的人也不多,在此情况下,参与的资金少,流动性就弱。而且港股缺乏散户溢价,香港人口有限,散户投资者较少,而机构投资者较多,这就导致很多股票的成交量很低,港股的日成交额一般只有1000亿左右。
三、香港股市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外资的流入或流出都会对港股的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分析师朱超平分析,港股流动性枯竭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信心下降,市场估值受到较大压力。
从政策层面来看,目前香港政府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还处于陆续落地的过程之中,具体政策效果还有待确认,尤其是地产板块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持续加息,推高了全球无风险利率包括港元及美元利率。根据DDM模型,无风险利率越上升,对股票估值的挤压就越大,这也是导致外资流出港股的一个重要原因。外资作为国际市场的参与者,当遇到欧美市场面临危机时,通常会优先保障本国流动性,这往往会导致他们抛售包括港股在内的海外资产。
近些年来,香港还面临着内地经济放缓的挑战,这使得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逐渐减弱,进而影响到市场的流动性。
此外,中美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对港股的配置,部分外资逐利流向日本、韩国、印度等其他周边地区,从而影响到港股的流动性及估值。实际上,尽管外资可能仍看多中国前景,但他们倾向于投资其他地区,去间接捕捉中国经济复苏的红利。
四、存在制度性缺陷
从市场结构方面来看,香港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贵买贱卖”现象,这使得投资者在卖出股票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市场的流动性。通常情况下,一家同时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其港股(H股)往往比A股便宜很多。
此外,香港市场的交易机制也相对落后,印花税和交易手续费较高,这使得交易成本过高,不利于市场的流动性。港股股票分红股息税率达20%,名义上8%的股息率,可是实际到手只有6.4%。
最近,港股宣布降低印花税,税率从0.13%降到了0.1%,即便如此,其印花税仍是A股的两倍。
港股上市公司中,产业巨头、尤其是与科技相关的产业巨头占比过低。2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公司仅有85家,占比为3%。绝对数量仅为美国的15%,相对比重是美股市场1/3,其中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头部企业只有16家,占比更低。
从投资者结构方面来看,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对单一。香港市场的投资者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相对较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对谨慎,且更注重长期价值投资,这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受到影响。
退市制度仍未健全完善,从2015年起,港股已累计增加了近1000家上市公司,总数从1600家增长到2600家。然而,港股每年的并购退市率和被迫退市率平均只有1%-2%,,数量分别为10-20家,呈现出进多出少的状态。与成熟先进的美国等股市相比,差距巨大。
以美股为代表的成熟市场每年总退市率在5%-7%,总退市率基本上与IPO数量相等。上市公司总数量在大出大进中保持稳定,市场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港股存在的许多问题与A股大致相同。要让股票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透明、稳定的投资场所,就必须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改善上市公司结构,制定出一套科学严谨的法律法规,以此来确保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香港股市才能恢复往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