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今年对于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先对新中国70年,尤其是中美建交以后的发展做一个回顾。了解了过去、现在,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丁险峰表示,企业必须靠数字化。数字化就两个方向:1、OT是驱动轴。2、IT是收入轴,IT是管收入、利润,只有OT做到了,IT上所有反映出来的数字才是真实的,OT账和OT相关性一做,数据中台一做,老板想要知道下面一个城市的所有利润数据便可以得出来。
2023年8月8日,在由观点地产机构主办、华夏时报等联合主办的“2023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大学城乡建设经济系教授陈淮、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德信中国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胡一平、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展开了一场激辩。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近日接受美国《纽约时报》专访,引发岛内关注。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公布重磅政策之后,多个部门逐步释放了一些政策利好。这些利好对行业复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资本市场上,一方面,A股市场出现了反转行情,许多优质股票已经从底部开始回升,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也将反映在行业表现上。
今年对于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先对新中国70年,尤其是中美建交以后的发展做一个回顾。了解了过去、现在,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20多年前,我便开始研究《日本创业百年以上的企业有多少家》这个课题。经过20多年的统计和努力,最终得出结论: 截止到2014年,整个日本有260万家企业,百年企业有25321家。
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因为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戒掉情绪,减少精力消耗,聚焦工作和生活,才是你最应该关注的。
出租率是评价一栋楼宇运营好坏的根本。可事实却远非如此。实际情况是,到年底很多出租情况不错的商办物业,真的拉开架势算完帐才发现,自己并不挣钱。
真正的勤奋,通常是不露声色的。马云宣布退休计划的那天,也是他的生日。没有家人也没有孩子的陪伴,他在前往俄罗斯的飞机上度过了自己的54周岁生日。
两年前,我就开始思考两个问题:未来,我们到底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该怎么活下去?
在这篇短文里,张彦林提出:“创意产业价值最高的投资和竞争优势其主要来源都是人(企业家)。特别是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个设计产业和产业再设计、设计企业和企业再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理念、创新意识的程序化或实体化。”
11月27日,今日头条CEO朱文佳在36kr wise大会上谈及头条搜索。在他看来,要做好搜索,有三件事最重要。首先是技术,技术决定搜索的体验;其次是内容,内容是搜索的根本;最后是初心,决定了产品是否能走得长远。
很大程度上,商业也是为这四件事而存在的——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世界、创造价值、拥抱情感、享受美好。
彼得德鲁克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一书中指出:“新经济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但是毫无疑问,下一个社会将很快来临。……”在德鲁克看来,大约在2030年左右会出现“下一个社会”。
劳尔德·贝兰克梵向毕业生们提出建议,要自信,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做一个“全面、完整的人”,要回报社会,保持开放的心态,要与有野心的人为伍,要积极投身到有利成长的机会中。
近期,各方人士极为关注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有三个关键数据,即第三季度GDP增长6 0%,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 2%,9月份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
快到年底了,大家都在判断今年增长多少,明年会增长多少,都有一个形势的预估。我自己判断今年尽管世界经济比较低迷,美国经济也下行了,欧洲的经济也下行了,中国的外部经济走势趋低,自然也会影响我们中国自身的经济。
11月22日,由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主办的首届“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市西城区召开,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陈元发表主题演讲。
俞敏洪在演讲中表示,创业者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把“信、善、勇、让”四个字放在心中,变成“修炼成道”的一部分,这样想不把企业做大都难。
最近,中国指数研究院出了一篇报告,把全国人口流动的方向,基本讲清楚了,曾经流入人口最多的北京,上海和天津,现在流入的人口在逐渐减少,2017年开始甚至转为负增长,而现在人口更愿意向这几个城市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