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晶赛科技、科达自控精选层小IPO获证监会受理
新三板公司晶赛科技(871981 NQ)、科达自控(831832 NQ)于近日取得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自律监管意见的函及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
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固高科技,股票代码:301510 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开盘报75 00元,最高至96 18元,截至收盘报68 00元,涨幅466 67%,成交额21 53亿元,振幅246 00%,换手率86 50%,总市值272 01亿元。
8月10日消息,美的集团公告,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
日日煮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IPO并不是“一撤了之”。证监会曾在公告中表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新三板公司晶赛科技(871981 NQ)、科达自控(831832 NQ)于近日取得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自律监管意见的函及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
和誉此次IPO不仅有“大摩”、“小摩”两大国际投行坐镇,还具有强大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礼来亚洲基金、UBS、OrbiMed、BlackRock、华平投资、淡马锡等11名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为何顶级资本会如此青睐和誉?这一切得从三个博士创始人的故事说起。
10月13日,资本邦了解到,在10月12日晚有4家计划登陆精选层的拟IPO企业系数被宣布终止审查程序。它们分别是金居股份(836030 NQ)、易景环境(871691 NQ)、环宇建科(831873 NQ)、同华科技(837899 NQ)。
根据中国证监会2021年9月2日发布的公开信息及中国证监会2021年9月3日发布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北交所将重点立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可以说,设立北交所的核心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
10月13日晚间,备受关注的北交所首批新股恒合股份(832145)、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海希通讯、广脉科技的打新结果出炉。
暂缓上市11个月之后,蚂蚁集团突然增资将近50%,这不仅让人猜想,它这是要重启IPO的节奏?
从事母婴童商品零售和服务的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孩子王)今日正式登上深交所创业板IPO敲钟舞台。此次IPO,孩子王发行价5 77元,开盘暴涨超260%报21元,对应市值过200亿元,一度冲破250亿元。
10月11日,新三板基础层公司左成新材率先发布三季报,成为今年首家披露三季报的新三板公司。10月12日,金麒麟发布三季报,成为今年首家披露三季报的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两公司业绩均表现不错,前者扭亏为盈,后者盈利大增超两倍。
近期,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敷尔佳)申请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此次上市拟募资金额约18 96亿元。
过去的一两周里,IPO发生了不少新鲜事,一方面监管层在节前受理了一批储备公司,这中间就包括处于风口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公司,另一方面受高度关注的联想集团,仅在获得受理的第二个工作日便匆匆撤回科创板IPO申请。另外,就目前安排来看,本周时间里,只一家公司等待上会。
经过9月的全速推进,北交所开市的脚步渐近,市场各方如何备战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很多私募在紧盯精选层战略配售的同时,还积极地从资金入手备战北交所——前期找项目,现在找资金发产品。
近日,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顺”)回复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着重解释了公司技术路线、核心竞争力、主营范围以及补充披露发明专利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其占比情况等。
10月9日,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 Inc )正在考虑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地点从美国转移到香港,此举正值中国政府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
9月29日证监会发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21年第106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江苏德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纳化学)审核未能获得通过。
针对中止事项的影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因财报更新中止审核是常见的情况,补充三季报后的上市材料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就会完成
长假返工第一天,北交所首批精选层股票打新来了!10月8日,新三板精选层迎来5家新股申购,分别是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恒合股份、海希通讯、广脉科技。
10月伊始,北交所建设继续快马加鞭,本月9日将开展第二次全网测试。各方紧锣密鼓筹备中,北交所建设已进入开市前的全力冲刺阶段。
虽然在新股发行常态化下,IPO节奏加快,但交易所对公司质量的把关并没有放松,甚至有审核趋严的势头,IPO通过率甚至略有降低,“终止 中止审查”成为IPO市场的常态,主动撤回申请材料也屡见不鲜。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定是齐头并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