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外媒:两个直径超过19米的小行星将近距离飞越地球
据外媒报道称,9月1日(本周二)当天,将会有两个直径超过19米的小行星将飞越地球,其中一个将比月球更接近地球。
地球固态内核仅十几亿岁 有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地球磁场
四川大学地球物理研究室与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及美国科学家携手,重新对地球固态内核的年龄进行估计,测算出其年龄介于10亿到13亿年之间。最新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NDB完成纳米金刚石电池概念验证测试:使用期可达2.8万年
NDB提供的纳米金刚石电池可收集40%电荷,比仅具有15%电荷收集效率的商用纳米金刚石电池有了显着改进。
“信息灾难”理论:2245年,地球一半质量转化为数字信息
在大多数人看来,信息似乎是无形的。然而,在短短几个世纪内,人类每年产生的数字比特总量就将超过地球上的原子数量;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信息可能将占到地球质量的一半。
美国出现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 比首次感染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
更多的新冠“二次感染”病例不断出现,内华达州的研究人员记录了第一个被SARS-CoV-2两种不同菌株感染的美国患者。
研发到了哪一步?哪些人需紧急接种?新冠疫苗五问五答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不断取得进展,近段时期,陆续传出“疫苗即将获批上市”“已有人接种疫苗”等消息,也不乏“短期内难以通过疫苗达到群体免疫”“秋冬季节新冠肺炎和流感可能叠加”等警示声音。
哈佛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套基于折纸造型的高精度微型手术机器人
近年来,机器人已经在外科手术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拓展医生能力的同时,还可带来更高的手术精度和控制水平。
Axon推出无证也能在市区飞行的系绳式Fotokite无人机
公共安全技术公司 Axon 提出了基于系绳的 Fotokite 无人机方案,很适合在警方巡查等场合下使用。
荷兰创企开发“增程式”农用无人机 将不会受到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虽然与全尺寸驾驶飞机相比,作物喷洒无人机确实有一些优势,但它们受到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
阿里3D AI挑战赛落幕,10s让2D物体变3D
8月26日,首届阿里巴巴3D AI挑战赛落下帷幕。基于阿里开源的业界首个工业级大型3D家具数据集3D-FUTURE,3D AI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建模工作,在保证工业级质量前提下,将建模时间从3小时骤降到10秒,并有望降低9成建模成本。
马斯克在猪身上展示Neuralink脑机接口最新技术
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举办发布活动,公开了可实际运作的Neuralink设备和自动植入手术设备。
详解马斯克Neuralink外科手术机器人
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 举办发布活动,公开了可实际运作的Neuralink设备和自动植入手术设备。
艾滋病有可能“自愈”?罕见防御力不用药物也能控制HIV感染
由美国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的免疫学家Xu Yu教授领衔,科学家们揭示了一组HIV感染者如何实现在未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自发控制体内病毒复制。
研究称常见的流感疫苗可以帮助应对新冠大流行
一些卫生官员已经警告说,即将到来的流感季对于一些仍在与COVID-19重大疫情作斗争的社区来说可能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