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造模仿肺细胞的噬菌体衣壳 以对抗流感
据外媒报道,如当前的COVID-19疫情所示,病毒是主要的健康风险。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病毒来对抗它们呢?柏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据外媒报道,如当前的COVID-19疫情所示,病毒是主要的健康风险。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病毒来对抗它们呢?柏
由于医生必须依靠现有药物来减轻患者症状,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并预防并发症,因此治疗像COVID-19这样的新疾病带来了一个主要问题。
如果人类有一天能抵达火星,那么就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生产燃料和药物等必需品,而不是自己把它们带到那里。
新冠病毒大流行迫使人们在许多方面改变自己的生活。如今,许多人都在家里工作,而社交距离规定意味着,即使大家出现在公共场合也应该尽量保持至少6英尺的距离。
一项新发表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最热的地方的人死于与心脏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会高三倍。
在人类历史上,攻克衰老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在古代,帝王们痴迷长生不老之术,而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返老还童、长生不老或许有了一线希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受干旱影响的地区,NASA开发了首张全球地下水地图并希望这张地图能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成为监测供水情况的有用手段。
记者从31日举行的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了解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将突出基础研究特色,聚焦关键应用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目前有针对新冠病毒(SARS-CoV-2)的疫苗吗?并没有任何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获得批准,尽管有几家公司已经宣布了正在开发候选疫苗,但这些仍不太可能在当前的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丹·阿诺德(Dan Arnold)在紫外线科技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为英国各地的医院、制药公司和食品制造商提供消毒设备,随着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危机逐渐升温,紫外线是否能够杀死新冠病毒也成为热议话题,许多人问到:紫外线能杀死新冠病毒吗?
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全球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超过3000万,但尚没有一种艾滋病疫苗被批准上市销售。据金奇称,对于期望明年能用上新冠肺炎疫苗的人来说,艾滋病疫苗的研发过程无疑具有警世意义。
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国卫生部次长多里斯也曾表示,自己同时丧失嗅觉和味觉,并发推特称只能分辨吃喝的东西是冷是热。韩、德、美等多个国家感染者出现味觉、嗅觉功能衰退甚至丧失的症状也频见报道。
位于南极洲温森斯湾的澳大利亚凯西研究站记录气温显示,2019年至2020年的南半球夏天,南极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热浪”。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而这显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然而他们必须要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
过去,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已经打败了象棋大师,学会了如何从堆积如山的数据中识别人脸和声音。现在,一位软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亿万富翁开发者正与顶尖大学和公司合作,看看人工智能是否能帮助遏制当前的新冠病毒和未来的传染病。
一颗名为“C 2019 Y4 Atlas(阿特拉斯)”的彗星在过去两个月内突然开始变亮,天文学家预测称,这颗彗星在与太阳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将于5月31日迅速变亮,亮度可能超过太阳,出现罕见的“肉眼可见大彗星”。
德国专家表示新冠肺炎无症状患者或有抗体,将是构成60%-70%群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大规模抗体检测。
谁都知道,吃得多、动得少,容易长胖。但最近有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在进食没有增加、运动也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光是闻着某种气味,实验动物的脂肪就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