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下周,美国汉堡王将全面开启“人造肉”时代
汉堡王将从8月8日起在美国全国7000多个门店使用“人造肉”制作巨无霸,而被它选中的不是最近大热的Beyond Meat,而是另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
研究人员发现土壤酸化导致森林用水增加
据外媒报道,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以前未知的机制,它导致森林水资源的使用增加,并促进了对土壤地球化学控制森林水循环的理解。
科学家创造出新面料 让满是汗臭味的健身服散发出柠檬香气
据外媒CNET报道,近日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全新的面临,可以让满是汗臭味的健身服散发出令人愉悦的柠檬香气。
零的突破!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首登《自然》封面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已作为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受蟑螂启发 科学家创造出用于侦察灾难现场的迷你机器人
据外媒报道,蟑螂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小动物。当你错失良机未能踩中它们后,这些小动物会快速逃之夭夭。
科大讯飞与东北财经大学共建无边界智慧校园
8月1日消息,科大讯飞与东北财经大学于31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智慧校园建设、校友会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神奇的“濒死体验”:身体麻痹、一生在眼前闪回
濒死体验是指“某人在接近死亡时、或在面临迫近的身体或情绪威胁的情况下,感受到的有意识的知觉体验”,而一项研究显示,每10人中就有1人声称有过“濒死体验”。
一项新研究认为雪球行星仍有可供生命居住发展的热点地区
一项新的研究已经使用模拟来表明,即使是完全被冰覆盖的类似地球的行星,仍然可以拥有足够温暖的生命区域,这让可居住世界的定义变得混乱。
新的研究揭示了结核杆菌如何在人体组织中存活
莫纳什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发表在《ISM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其他营养素不可用时,一些病原体会依靠一氧化碳生存。
在坟墓中发现、吃了八千年的香菜竟然是种药?
此前我们介绍过,很多人不喜欢香菜是和基因有关。科学家发现在11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名字叫OR6A2,这个基因是和鼻子里的嗅觉感受器有关的。
日本公开充气式太空居住舱 将助力月面基地调查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清水建设在该大学校区公开了太空居住舱,将在未来用于月面基地等调查。
今年人类已提前耗尽自然资源年度“预算”
位于美国的环保机构“全球足迹网络”日前发布报告称,7月29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即人类已于当日耗尽了2019年一整年的自然资源“预算”,比20年前提早了2个多月并创下新纪录。
过冷金属技术不需要加热就能产生金属触点
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和艾姆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在几乎任何东西上印刷金属触点而无需加热,消除了加热金属引线的需要,意味着可以在非常精细的表面上进行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