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养生 > 资讯 > 正文

脾胃不好难长寿~国医大师3个独到方法,调气血,健脾胃,拔出病根

来源:固生堂中医 发布时间:2023-08-29 17:13:46 编辑:夕歌

导读:现代人,不缺吃喝,但脾胃病却多种多样,而且多不好治,迁延日久。

现代人,不缺吃喝,但脾胃病却多种多样,而且多不好治,迁延日久。

脾胃不好的孩子,总是反反复复生病,不长肉、难长高;

正当盛年的年轻人,把脾胃吃伤了,却不重视,胃癌来了也不知道;

年老体弱的老人,脾胃问题就更多了,治起来也就更棘手……

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学贯古今,长于辨证,精于用药,以“气”为法,以“清”为治,解决脾胃疾病问题。今天我们邀请葛教授围绕几个最难搞的脾胃病,好好探讨一下。

01

脾胃与“气”有什么关系?

《黄帝内经》中有“百病生于气”之说,这里的“气”指的是异常之气,包括气虚及气机失常,其中气机失常是指气逆、气陷、气滞、气脱、气闭等,直白点说就是,脾胃的“气”乱了、虚了,百病就来了。

我们知道,气体是流动的,而中医说的“气”是遵循一定规律流动的。脾与胃两者虽为一体,但其气机的性质却是相反的。脾气能升,胃气得降,脾胃气机才能舒畅和顺。

反之,脾气不升,人就会四肢困倦、便溏腹泻、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胃气不降,会出现恶心、呃逆、打嗝、胃胀等症状。脾胃气机不畅,日子长了,就会形成胃炎、胃食管反流、慢性泄泻等一系列疾病。

而脾气虚,胃气损,则容易被风、寒、湿邪所阻,导致各类脾胃疾病的产生。

02

脾胃病的根本病机

在“百病生于气”、“脾升胃降”等脾胃基础理论上,葛教授认为,脏腑气机生理上互相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五脏气机不失其常,则机体内安,因此主张从整体出发调畅“脾升胃降”功能来治疗脾胃疾病。

下面围绕三大类在人们心目中最难搞的脾胃病为例,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胃食管反流病

它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以烧心、反酸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消化道疾病,属于中医“吐酸”、“食管瘅”范畴,病因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属于典型的“气逆”的表现。

吃下去的东西无法正常消化,向下进入其他肠道气管,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向上走,产生反酸、吐酸,以及食管不适等症状。

慢性胃炎

它通常被划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两大类,归属中医“胃缓”“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葛教授认为其根本病机为胃气壅滞,胃脏失养。以胃脘灼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胃脘隐痛等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

相比前两类脾胃病,功能性胃肠病的范围较大一些,主要表现有反复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归属于中医“痞满”“嘈杂”“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其根本病机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升反降,浊气不降反升所致。这当中可能就兼有气逆、气滞、气脱等多种情况。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要么长期腹胀、长期便秘、长期便溏腹泻的人,这些人往往检查上一切正常,但就是胃肠不舒服。

03

国医大师从气论治脾胃病

了解了气机失常的根本病因后,治疗的思路就有了:从气论治。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保胃气、存津液

《黄帝内经》有言:“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又有“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因此,清代医家陈修园便提出了“保胃气,存津液”的观点。

葛教授临证中非常注重舌诊。中医认为,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故胃气津液之盛衰有赖于舌诊之观察。从苔根的有无、舌苔的色质、润燥等,来分辨胃气和胃中阴津的情况,以此作为中药的判断依据遣方选药。

如舌苔濡润,则表明津液上承、胃气充盛,疾病预后会比较好;舌苔燥,或出现光剥苔者,则代表胃气受损、津液亏耗,治疗起来也相当棘手,疾病预后也相对较差。

和土木,调气机

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既然这些脾胃病主要的病机在于气机失常,那么就需要条畅气机,让脾升胃降能各司其职。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位在食管,实则根源在脾胃,葛教授运用上病下取的治疗原则,从整体出发,以调中焦之升降为主,兼顾食管之症状。

它运用中药升降浮沉的特性,如取姜半夏、黄连来使浊阴之气出入正常;取木香(辛散走气)、枳壳(辛苦宣降),让脾胃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得宜。

然而,调脾胃不能忽略肝脏的影响。从五行的角度,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肝气不畅就会反过来克制脾的功能。因此,葛教授在临床中很重视肝脾并调,理脾疏肝,让脾气升清,胃气降浊以及肝气条达。

清代医家有言:“肝气一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至作泻。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胀痛。”

在治疗胃食管反流中,葛教授自拟“理气和胃方”,并以此作为基础方从肝论治,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志因素逐渐成为脾胃病的常见病因或诱因,该类患者往往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连及胸胁,或情志抑郁,常叹气,急躁易怒, 舌红苔薄或腻,脉弦。

葛教授指出,此类患者中医辨证为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可横逆犯胃克脾,而致肝胃不和、肝脾失调。脾失健运,胃气壅滞,肝木之气相乘,亦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临床上很多长期性的腹泻、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病就与此有关。

“清法”为要,灵活运用

葛教授认为,迁延日久的脾胃病,多与慢性炎症有关。“气有余便为火”,如丹溪言:”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所以在治疗上,葛老以“清”法为要,根据气滞、湿阻、热蕴及阴虚的不同,立清疏、清化、清利、清养四法。

葛老注重运用“清”法还体现在处方用药原则上,处方轻清灵巧、药味精简,善用甘平缓和的柔润之品,处处顾护脾胃之气,所谓液生于气,惟清润之品可以生之。且她主张用柔忌刚,善用质薄味淡的花类药;在治疗胃脘痛之病证时,常以芍药甘草汤加味玫瑰花、玳玳花、绿梅花、合欢花、旋覆花、川朴花、扁豆花等质轻甘平之药,以轻拨气机,缓急止痛;治疗肝气犯胃之胃脘痛时,常于柴胡疏肝散中加入枸杞、当归等生津养血以制理气药之香燥。

葛教授很少使用金石类、虫类以及动物类等药,她认为这类药易伤脾胃且味道不易为病人所接受。此外,辛窜、香燥、苦寒之品亦为葛教授临证处方所忌,以防其伤津耗气,攻伐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