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保定制造”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不久后,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的崭新列车将在通往城市副中心的地铁6号线上岗;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的拳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显示屏、汽车大灯等产品中……北京西南100余公里外,“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强势崛起。
“今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30%复合快速增长,沈飞民机向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冲锋的号角已然吹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航沈飞(42 810, 0 04, 0 09%)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民机)董事长邓玉东语气铿锵。
盛夏7月,已经是第八次在沈阳举办的国际机器人(13 600, 0 30, 2 26%)大会格外热闹:仿真机器人“李白”“杜甫”亮相机器人展,300余名青少年操控机甲竞技机器人赛,线上线下(36 350, -0 24, -0 66%)赚足了人气。
这款裸眼3D显示屏可以实现肉眼就能体验的3D效果!”“这个透明显示屏最佳观看距离是多少?”“8K级的激光电视让用户在家就能实现影院级观影体验”……
7月16日上午,中国东航(4 690, -0 02, -0 42%)在上海正式接收第二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10时06分,飞机执行MU2999调机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调机起飞,10时20分落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正式“入列”东航机队。
不久后,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的崭新列车将在通往城市副中心的地铁6号线上岗;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的拳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显示屏、汽车大灯等产品中……北京西南100余公里外,“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强势崛起。
“今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30%复合快速增长,沈飞民机向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冲锋的号角已然吹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航沈飞(42 810, 0 04, 0 09%)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民机)董事长邓玉东语气铿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日前在2023世界机器人(13 860, 0 41, 3 05%)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2 2万套,同比增长5 4%,服务机器人产量达353万套,同比增长9 6%。
2023世界机器人(13 430, -0 24, -1 76%)大会新闻发布会8月2日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去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 3万套。
近日,福建宁德、山东石岛湾、辽宁徐大堡等六台核电机组获得国家核准。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2台,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近日,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正致力于研发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预计在2023年年底将国产第一台SSA 800-10W光刻机设备交付市场。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华为新的专利“反射镜、光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极紫外线光刻机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的互联网连接方式,当前发展主要围绕低轨通信卫星。
7月21日,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奠基仪式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旗下临港经济区举行,建成后将实现我国海洋油气装备从设计、制造、运行到检测、维保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生产运营。
盛夏7月,已经是第八次在沈阳举办的国际机器人(13 600, 0 30, 2 26%)大会格外热闹:仿真机器人“李白”“杜甫”亮相机器人展,300余名青少年操控机甲竞技机器人赛,线上线下(36 350, -0 24, -0 66%)赚足了人气。
全球最大的光刻机供应商荷兰巨头阿斯麦(ASML)二季度对华出货量猛增。7月19日,阿斯麦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斯麦对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在总量中占比达到24%,是所有地区中环比增幅最大的。
这款裸眼3D显示屏可以实现肉眼就能体验的3D效果!”“这个透明显示屏最佳观看距离是多少?”“8K级的激光电视让用户在家就能实现影院级观影体验”……
证券时报e公司讯,7月13日,中信重工(4 040, -0 01, -0 25%)锻造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功率500MW(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超大型转轮中心体锻件顺利下线。
7月16日上午,中国东航(4 690, -0 02, -0 42%)在上海正式接收第二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10时06分,飞机执行MU2999调机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调机起飞,10时20分落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正式“入列”东航机队。
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中国商用航天一步步走向繁荣。不久前,中国航天科技(10 570, 0 04, 0 38%)集团发布我国首次火箭竞拍公告,有卫星发射需求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太空的机会。
近日,自动驾驶芯片企业黑芝麻(6 860, 0 00, 0 00%)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冲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港股第一股。
“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近来,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步伐,一批智能工厂、无人车间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