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迎来重要窗口期
氢能产业正迎来重要窗口期,产业要紧紧把握住能源革命的重要机遇,形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力,加速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基础,探索出一个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为推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光伏产业保持平稳增长。
氢能行业是指利用氢气作为能源储存和传递媒介的产业。目前氢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国纷纷加大对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7月13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主题边会。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 7%。以锂电池、太阳能(6 570, -0 11, -1 65%)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61 6%。
氢能产业正迎来重要窗口期,产业要紧紧把握住能源革命的重要机遇,形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力,加速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基础,探索出一个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为推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在《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在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方面,常州得分为88分,高居全国第一,而武汉、南京、成都、深圳等热点城市均位居其后。
5月24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紫建电子全资孙公司——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双方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双方将通过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推进消费类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促进技术优势互补和产业资源整合。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氢能在实现全面脱碳进程中的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政策。据布隆伯格新能源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满足全球22%的能源需求。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5月23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开幕。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专家汇聚一堂,研讨氢能产业的关键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探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路径。
赣锋锂业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一代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量产,二代固态电池安全性能完全达到车规要求,研发样品电池的循环性能已达到车企要求。
"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 展览会(CIBF2023) "将于2023年5月16至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行,目前,与协会签订正式合同的展商数量已超2500家,预计观众人次高达12万+。
13日下午,2023年福布斯中国锂电产业链TOP100评选发布盛典在中国锂电产业重镇江西省新余市举行,赣锋锂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入选榜单。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于当地时间12日官宣,中国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XTC New Energy Materials)与法国欧安诺公司(Orano)计划投资15亿欧元(约114亿人民币),在该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设立一家电池领域的合资企业。项目预期将创造1700个工作岗位。
在5月13日于江西新余召开的2023中国(新余)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大会上,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张久俊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未来五年内全球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十年内商业化量产没有问题。”
随着新能源车大规模普及,锂电池进入高速增长期,上游锂资源供不应求价格狂飙,导致成本大幅攀升,下游企业苦不堪言。使用其它低成本的材料替代锂盐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钠电池产业链已有企业超150家。高工产研认为,近半钠离子电池企业即将量产,今年钠电池产业将跨过“GW级出货”这一门槛,达到3GWh至5GWh的规模,而去年出货量仅0 2GWh左右。
中国将氢能定位为国家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为此,中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 年的目标,并将在公交车和物流等领域普及氢燃料电池车。
相比蓬勃发展的锂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氢能的商业化进程才刚刚起步。近期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家德国和日本企业管理层表示,氢能的广泛推广,还需要在氢气的制取与存储、氢燃料电池堆两个方面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
4月23日,万众瞩目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下线。作为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中创新航项目进入实质生产阶段,给上下游企业带来了配套协作的全新机遇,更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闭环注入了澎湃“电能”。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鸿基创能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叶思宇告诉记者,鸿基创能现在已经可以批量为国内外燃料电池厂商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膜电极,2022年全年膜电极出货量达到170万片,“目前来看,中国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在产能和质量上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2021年11月“成渝氢走廊”正式贯通以来,数百位驾驶员像鲁建一样,每天驾驶着氢燃料电池轻卡穿梭于成都、重庆以及周边城市。一年多来,“成渝氢走廊”取得了怎样的示范效果?加大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还面临哪些挑战?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否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答案”?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诚通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定于4月19日在京共同主办“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活动,会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