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留下:肾脏发虚、嗓子发炎,按1个穴位可改善,手把手教你
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穴位,名叫大钟穴,这个穴位的功效,也是一位老中医留下的养生穴位,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多种类型的慢性疾病。
1954年施今墨老中医开的三张药单,治好成都钟衍兰每月吐血的毛病,免去了他的开刀之苦,钟老把药单保存了65年。2019年,92岁的钟衍兰老人将“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给他看病的三张药方原件,交到施今墨的儿子施小墨的手里。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中医中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
脾虚气血衰、百病生,脾虚的表现有哪些,脾虚对人的危害有多大,该怎么办?
现在大家每天都在讲幸福,其实健康就是幸福,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而健康是可以吃出来的。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健康饮食表,可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穴位,名叫大钟穴,这个穴位的功效,也是一位老中医留下的养生穴位,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多种类型的慢性疾病。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保护好脾胃极其重要。脾胃虚寒,可以艾灸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他认为,寒则凝、温则通,胃脘痛虚寒证为多,治疗宜温通调补。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刘敏如总结了她在养生方面的体验。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与人体的结合和适应,刘敏如将其总结为生活态度、衣食住行都要处于平衡状态,不可过也不能不及,过与不及都会影响健康。
痛经,大多数是由于寒湿导致“气滞血瘀”引起的!艾灸承山穴不仅能温煦膀胱经,生发阳气;而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助肾阳生发,起到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神医扁鹊说: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灸艾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
十二时辰养生法,又名黄帝内经时辰养生,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条经络对于气血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每条经络又都有其兴衰的时辰。一天12个时辰,每个时辰到底怎么养?
中医方面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我们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通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使人体阴阳平衡。
医书上说:脾的经脉为足太阴脾经;脾在五行属土,通于长夏之气;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藏意,在志为思。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其中以运化为核心,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肝郁化火,我们会失眠;肝气犯胃,我们会有消化系统疾病;肝经气血不荣,我们会阳痿;肝经湿热下注,我们有可能早泄、阴囊潮湿、白带异常……对于形形色色的内科疾病,以肝论治,是医家们的普遍心得。
98岁全国首批名中医陈彤云再次来《养生堂》节目做客。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发现陈老脸上没有任何老年斑,白里还透着红!皮肤看起来比50岁的人还要好,可以说年轻了40岁!陈老有什么养生、保养秘诀呢?
冬天气温降低后,很多人容易出现手脚凉、关节疼、颈腰椎疼痛等症状,这都和气血不通畅有关。中医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温暖的夏季流水潺潺,严寒的冬季滴水成冰,这就是“寒则凝,温则行”。
丘墟穴:足少阳胆经,肝胆相照,手足兄弟,胆附于肝,经脉络肝,六腑之一,具有贮藏、排泄胆汁,促进胃肠消化和吸收的功能。肝之余气,泄于胆。主要表现有烦闷易怒,右肋隐痛,痛引肩背、往来寒热,口苦。
在过去,练太极的都是中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练习太极。太极拳最难的部分是内在的力量,这是人体的一种潜在的能量。在传统的太极拳圈子里,人们认为只要内功得到锻炼,就算是真正的入门。
艾灸可能是目前来讲最为大众喜好的一种中医养生方式了,无论是有名的大明星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艾灸的神奇功效。在中医的知识里,有一个观点,只要人体阴阳失调、经络不通就会影响各机能的运行,导致生各种各样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