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牙材料生产商爱迪特拟冲刺IPO:上市前夕阿里突击入股,降价走量等致毛利率大幅下降
假牙材料生产商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迪特”)拟冲刺创业板上市。
前有北森科技,后有珍酒李渡。发行价“贴地飞行”但依然打“骨折”,还是港股常态。再加上药师帮增速不增利,营收达到143亿,但三年亏25 7亿。未来市场走势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君圣泰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瑞银集团、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2019年成立的高景太阳能,截至2020年底仅有1名员工8 91万元收入,却在2022年收入飙涨至175亿元,2023年直奔IPO,但除去地方政府和资本的强力扶持,其本身成色几何?
深交所6月下旬向券商发布的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要求券商提交旗下保代的《签字保荐代表人在审企业家数说明》。
假牙材料生产商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迪特”)拟冲刺创业板上市。
5月6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披露消息显示,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羚”)创业板IPO被否,这也意味着公司冲击“羊乳第一股”告败。
4月28日,深交所文件显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半导体”)审核状态变更为上市委会议通过。这已经是比亚迪半导体IPO状态第三次被实施“中止”后再恢复为“通过”。
5月5日,贝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将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等港交所最终批准后,预计将于5月11日开始挂牌交易,同时继续在纽交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贝壳这一举动背后有怎样的考虑?是否会对其他中概股产生影响?
此次贝壳回港上市将采用“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方式,该方式不涉及新股融资,无发售环节,适合现金流充裕、无迫切融资需求的企业。
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疗领域迎来了新一轮行业机遇,其中不乏企业谋求上市发展。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共有3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同时已递表却因各种原因还未上市的,达到了8家。
15家科创板上市川企总营收114 74亿元,总净利润16 81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6 57%和38 70%。从年报数据来看,整体业绩表现良好,增长动力强劲。
4月28日,证监会2021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披露,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郎酒”)已终止审查。郎酒方面表示,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暂停上市申请,拟募集资金项目已基本建成。
2022年1-4月,沪深两市共计新增113家上市企业,合计募集资金2577 26亿元,其中科创板新增43家,43家科创板企业合计募资906 03亿元。
北交所与新三板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地。从年报数据可以窥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农业无人机企业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飞科技”)科创板IPO宣告终止。上交所5月5日披露,极飞科技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日前,上交所党委召开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国证监会专题会议工作部署,研究推进具体工作措施。
2022年开年,网剧《猎罪图鉴》收获如潮好评,至今仍位列腾讯视频品质高分电视剧排行榜首位。这部爆款电视剧背后的制作公司,正是柠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下称柠萌影业)。
深交所多方协调、迅速行动,深入了解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实际困难,听取市场机构意见建议,优化自律监管服务,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与市场各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截至4月30日,全部8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披露2021年年报,亮出首份年报“成绩单”。去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68 9亿元,净利润72 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 1%、23 8%。88家上市公司去年实现盈利,盈利面达99%,充分体现出中小企业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4月20日,证监会批复同意湖北东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田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这意味着公司即将启动发行工作,成为创业板公司一员。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如此顺利过关,与“中途”换上市标准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