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COVID-19变体能否完全避开我们的免疫系统?
据外媒报道,随着SARS-CoV-2新变体出现导致的病例激增,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据外媒报道,随着SARS-CoV-2新变体出现导致的病例激增,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东芝日前发布消息称,开发出了可在卡车及巴士等大型纯电动汽车 (EV) 上使用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试制品。
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能耗双控”的要求,公司或旗下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
本周末,国际空间站变得异常忙碌。在啮齿动物研究、微生物取样之外,参与远征 65 任务的三名宇航员将准备下周从 Soyuz 载人飞船中转移到对接口中。
斯坦福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3D打印的疫苗贴片,比典型的疫苗注射提供更大的保护。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冠疫情给食品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比如航班停飞、边境关闭导致食品无法进入他国市场,外来务工人员被困家中、无法进行庄稼收割。
一项新研究称,温泉可作为深层地下水的来源,是地表上有证据表明雨水循环到两公里甚至更深处的地方之一。
在COVID-19大流行病发生一年多后,研究人员揭示了病人在住院期间和住院后可能面临的许多破坏性后果。
莱斯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已经证实了磁子的拓扑学起源,他们三年前在一种二维材料中发现的磁性特征可能被证明对编码电子自旋的信息有用。
据外媒报道,在行星云顶上方不远处的磁重联事件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朱诺号”还没有观测到木星极光的来源。
杜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预测,108种受威胁的灵长类动物的消失会使另外176种寄生虫物种灭绝,因为它们没有其他合适的宿主。
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线虫,尽管没有类似耳朵的器官但却能感知并对声音做出反应。
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找到观察植物根部如何在细胞水平上吸水和循环的方法的研究人员,这可能有助于识别未来的抗旱和抗涝作物。
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在实验室里创建了一个三维(3D)胰腺癌肿瘤模型,结合了生物工程基质和来源于病人的细胞,可用于开发和测试靶向治疗的方法。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开发的一项技术发现了一种针对SARS-CoV-2(导致COVID-19的病毒)多种变种的 "超强 "单克隆抗体,包括Delta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