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研究:早产男性比正常体重男性老得快

来源:cnBeta.COM 发布时间:2021-05-17

据外媒报道,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出生时体重不足一公斤的男孩是个奇迹,但他们的生物年龄却没有女孩大。

中国成功研制62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0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近期成功研制了目前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操纵的超导量子比特达到62个,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量子计算真正产业化还有多远?院士潘建伟这样说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1-04-27

近日,中科大刚构建完成了包含62个比特可编程的超导量子处理器,这一实验成果将在不久后发布于《Science(《科学》)》杂志。根据公开资料,“62个比特”是目前国际上数目最大的一个超导量子计算处理器。

从最强AI算力到“元脑”2.0,智算加速产业变革

来源:Just AI科技大本营 发布时间:2021-04-23

在近日的IPF 2021(浪潮合作伙伴大会)上,浪潮信息总裁彭震指出,视频数据处理将会成为未来AI计算赋能的重点,同时,业界已发布超过100多种芯片,多元化的算力会促进产业智能化转型。基于上述趋势,浪潮推出了相应的AI服务器产品,并不断完善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元脑”生态。

通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下)

来源:电信科学 发布时间:2021-04-22

从早期的各自独立演进,到5G与人工智能开始深度融合发展,“5G与人工智能”已被业界视为一组最新的通用目的技术组合,对垂直行业的发展起到提振生产力与赋能的作用。

通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上)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发布时间:2021-04-22

从早期的各自独立演进,到5G与人工智能开始深度融合发展,“5G与人工智能”已被业界视为一组最新的通用目的技术组合,对垂直行业的发展起到提振生产力与赋能的作用。

AI3.0时代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面临哪些新机遇?

来源:微信读书 发布时间:2021-04-21

4月17日下午,微信读书·微信视频号联合湛庐文化为书友们送上了“AI 3 0·新商机·新生态”直播活动。几位科学家、企业家跨界深度交流,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以及透视当下AI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产业布局和政策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助力未来的想象与开创。

人工智能语料库技术是什么?来看科普!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发布时间:2021-04-15

经过 60 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人机协同、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亟需迈向实践阶段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14

目前,我国已提出了AI伦理相关的原则、框架等,如《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一些科技公司也提出了类似的倡议。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索AI伦理的落地实施方案,更多依靠伦理治理的相关实践来促进负责任、安全可信AI的发展应用。

因果观念新革命?万字长文,解读复杂系统背后的暗因果

来源:集智俱乐部 发布时间:2021-04-07

一直以来,人们对因果的理解和处理都止步于线性因果关系。最近PNAS上发表了两篇探讨因果推断的论文,通过考察金融市场要素之间的潜藏的交互作用,定义了一种新型因果:暗因果,并发展出一种基于符号动力学最近邻域相空间重构的方法,对各种因果关系了进行分离和计算。

通用人工智能AGI入坑指南——OpenNARS那些事儿

来源:混沌巡洋舰 发布时间:2021-04-07

走入AGI之路,最最最重要的起点,就是尽可能先抛弃掉您对人工智能和智能的预设。换言之,告诉自己“我目前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也许都是错的”。对既有经验的质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假设,在它的帮助下,您将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重大突破!中国学者科研成果,再登国际顶级期刊!

来源:数据洞见未来 发布时间:2021-04-06

不久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与吴志光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中性粒细胞微米机器人,这些中性粒细胞可在外源磁场下进行高效且可控游动,并借助其自身对炎症因子的趋向行为突破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