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催化剂 使苯乙烯制造更便宜、更环保
据外媒报道,化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催化剂,可显著提高苯乙烯制造的产量,同时减少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科学家开发出针对尿路感染的疫苗策略 有望防止尿道炎复发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尿路感染(UTI)是一种常见且痛苦的感染,它的持久性令人惊讶。
安慰剂效应有多玄?首次大规模全脑分析,看看大脑如何被骗
有人说,医学领域最酷、最奇怪的事之一要数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明明不含活性成分的药物或“假”的干预手段,仅仅是患者“相信它有效”,就能改善健康。
MIT研究称电缆可以帮助软体机器人转变为更硬的结构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软体机器人这个子类别已经改变了许多人对该领域的思考方式。
发电量相当于6个核反应堆!韩拟建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场
韩国对外公布一项耗资48 5万亿韩元(合432亿美元)建造世界最大规模风力发电场的计划,作为促进对环境友好的新冠肺炎疫情复苏努力的一部分。
医生称新冠疫苗可治愈COVID-19幸存者的“Long COVID”症状
据外媒BGR报道,迄今为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研究称一些罕见的皮肤症状可能是新冠感染的第一个信号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熟悉COVID-19的一系列常见症状,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些不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有时会在接触新冠病毒后的早期表现出来。
随着希腊发生6.2级地震 一个诡异的现象出现了
希腊中部城镇Elassona以南20公里处发生6 2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9 74度、东经22 11度,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186米。
美国COVID-19恢复期血浆治疗试验被NIH叫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的一项旨在探索疗养血浆对治疗轻度至中度COVID-19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现已停止。
纽卡斯尔大学计划打造“生物”公寓 将成为生活材料和健康的试验点
我们在家中拿起厨房清洁海绵、坐在马桶座上或清洁狗狗食盆所接触到的微生物,都能帮助塑造生活在我们身上和体内的微生物群落,而研究正越来越多地将其与各种健康结果联系起来。
研究:“破坏者”野猪对雨林多样性为维持起重要作用
野猪常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破坏者,但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野猪实际上还在它们的原生栖息地对雨林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研究将肾结石与骨骼问题联系起来
在对来自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的美国全国性数据进行分析时,大约四分之一的肾结石患者在被诊断出肾结石的前后有骨质疏松症或骨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