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贴片“纹身”搞定疾病预警:石墨烯电子皮肤展现光明前景
仅需在皮肤表面贴附一片薄薄的“纹身”,便可以实现心律、心电、血压、呼吸、睡眠等人体信号的采集与监测,甚至还有望辅助聋哑人及喉部切除患者重构发声能力
礼来公司称其单克隆抗体药物可显著降低COVID-19感染风险
制药商礼来公司公布了一项研究的结果,展示了似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冠病毒治疗方法,可以防止养老院工作人员和居民被有症状的COVID-19病例感染。
受凯夫拉纤维启发 科学家开发出比钢铁更坚固的“自组装”纳米带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通过从自然界和合成纤维凯夫拉(Kevlar)的形成方式中获得一些灵感,开发出了“自组装”纳米带,他们说这种纳米带比钢铁还要坚固。
科学家开发可节约能源的智能电源插座 有助于减少电子垃圾
虽然现在有很多家用电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但每一个家用电器都要加入专门的物联网(IoT)电子设备。
研究称一种抗癌药物的药效比瑞德西韦高30倍 对英国新冠变异毒株有效
研究人员认为,一种颇具前景的新冠治疗方法比瑞德西韦的效力高30倍,可以对抗高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阿根廷出土98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 或属于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动物
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挖掘出98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这块化石可能属于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动物。
科学家尝试利用细胞悬浮液和3D打印技术来安全重建患者缺失的骨骼
针对因为遭受意外事故或疾病而缺少一部分骨骼的患者,当前医疗手段通常会从身体其余部位取骨并移植。
Koda推出可感知人类情感的AI宠物机器狗
狗狗成为人类的忠实伙伴已有数千年时间,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狗也开始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全球第一个 以色列最快3月底靠新冠疫苗实现群体免疫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有国家提出了群体免疫的目标,然而通过自然感染实现免疫已经被证明不可能,死亡率是无法承受的。
研究人员发现导致人们成为“数字囤积者”的四大原因
囤积是一种很难被忽视的行为--它通常是用大量的物品充斥着一个人的家和其他空间,最终对囤积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韩媒:特斯拉与三星合作开发5nm纯自动驾驶芯片
早在 2016 年,特斯拉就在传奇芯片设计师 Jim Keller 的带领下,开启了用于自动驾驶的超强大、高效能芯片的自主研发。
通过视力检测能提前18个月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变痴呆风险
伦敦大学学院(UCL)科研团队近期发表的两篇帕金森病(PD)相关的论文,为神经退化如何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提供了新的见解。
美CDC正试图调查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是否比其他毒株更致命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正在调查来自英国的报告,即B 1 1 7变异毒株比其他毒株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