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基于海水打造:UCF新电池阳极更安全、更环保
为现代世界提供动力的锂离子电池可能是我们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但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对其成分进行试验以追求更安全、环保成本更低的设备。
科学家发明新型水凝胶 可在体温下坚持数月时间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团队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水凝胶,它具备类似于魔术贴的分子结构,能够在人体体温下完整保持时间更持久。
新型3D打印技术通过移动构建平台来改变物体的形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通常情况下,如果想改变3D打印物体的形状,必须改变计算机模型。
研究称已经感染过COVID-19的人在接种疫苗后更有可能出现副作用
据外媒BGR报道,一项研究称,此前感染过新冠病毒会增加接种COVID-19疫苗后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
美CDC警告新大肠杆菌疫情正在引发严重疾病
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警告公众,一场新的严重大肠杆菌疫情尚未跟任何特定食品或水源联系上。
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3D打印的生物可吸收呼吸道支架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的3D打印气道支架,这种支架是可以被生物吸收的。
初创企业寄希望于太空 使酿酒用葡萄树更能抵御气候变化
太空商业化不仅仅是可以在更便宜、更小的卫星上把新的传感器放到轨道上,还包括研究和利用微重力环境为制造和生产带来的优势。
B.1.1.7新冠病毒变体正在获取新变异:或让疫苗不再那么有效
据外媒报道,随着世界各国争相接种疫苗,最令人担忧的一种新冠病毒变种似乎越来越让人担忧。
马斯克拿 1 亿美元奖励的碳捕获技术,为什么还不火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宣布,自己将掏出 1 亿美元奖励最好的碳捕获技术。
不只嗅觉失灵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攻击大脑:滴度1000倍于肺部
新冠病毒在全球已经感染了1亿多人,大家已经知道它会感染呼吸系统,后遗症有嗅觉、味觉失灵等问题,然而研究发现它还会更可怕的问题。
研究将成年后体重缓慢增长与长寿联系起来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报告了令人惊讶的发现:在成年后逐渐增加体重可能会导致寿命更长,不过有一个问题。
认知图谱:第三代AI的“大”机遇
未来 10 年,具有推理、具有可解释性、具有认知的新一代 AI,是 AI 领域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研发融合常识知识图谱、认知推理和逻辑表达等核心技术的认知图谱将成为实现下一代 AI 技术突破的关键,但归根结底还要依靠相关人才基于不懈努力做出的创新。
迄今最古老陆地真菌追溯至六亿多年前
中美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撰文称,他们在中国贵州省发现了距今6 35亿年的小型微体化石,这可能是迄今最古老的陆地真菌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