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皮肤饥饿”效应:人们渴望触摸他人身体
新浪科技对于多数人而言,过去几个月的疫情隔离期可能是他们与朋友们没有身体接触的最长时间了,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皮肤饥饿”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新浪科技对于多数人而言,过去几个月的疫情隔离期可能是他们与朋友们没有身体接触的最长时间了,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皮肤饥饿”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项强有力的新研究调查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兄弟姐妹的大脑活动模式,表明一种特定的大脑“签名”可以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受试者的病情。
用太阳能电池板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只是事情的一半 --这些能量需要储存在某个地方供以后使用。
皮肤是一种复杂的多层器官。此前,利用干细胞技术只能获得特定类型的皮肤细胞,无法再生出包含毛囊、汗腺等附属结构的完整皮肤。
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种鲜为人知的蛋白质,这可能为未来人们可以通过药片的形式获得运动带来的保护大脑的好处铺平道路。
据国外媒体报道,寂静是每个芬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芬兰国家旅游局约10年前推出了“造访芬兰”(Visit Finland)活动,对该国的安宁与静谧进行了大力宣传。
休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过滤系统,其可以在病毒通过一次后立即中和并杀死99 8%的新冠病毒。
通过在实验室中对线虫和人类细胞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癌症的新途径,这种途径涉及一种天然存在的脂肪酸。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用5个气候模型对1975—2005年和在RCP 8 5情景(到2100年升温5℃的情景)下2081—2100年两段时期,北冰洋的海浪气候与海洋风和海冰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模拟。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一家初创公司利用其在有机化学和航空航天工程方面的知识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回收碳纤维冲浪板。
昨天19时,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已达22 62米,超1998年历史极值10厘米。
一款新的橡胶口罩原型最近在MIT诞生,为医疗体系中炙手可热的N95口罩引入了一个替代品,这是一个由硅橡胶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具有与N95口罩同样的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