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蚁资本完成10亿人民币新基金募资,年内募资总额或超25亿元
黑蚁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募资总计10亿元人民币,这是黑蚁资本管理的第二支人民币基金。此前媒体报道,黑蚁资本已完成首期美元基金的首次募资交割,金额约1亿美元。以此来预估,募集总额或达2亿美元。今年内黑蚁资本募资总额或将超25亿人民币。
寒冬席卷美国VC。
6月21日,软银集团创始人兼CEO孙正义在第43届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是时候将投资策略转变进攻。”
据IPO早知道消息,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欧科技”)于2023年6月21日正式以“301376”为股票代码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近日,水泥巨头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将联合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安徽海螺海通工业互联网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海螺系将合计出资20亿元,成为这只母基金的最大出资方。
黑蚁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募资总计10亿元人民币,这是黑蚁资本管理的第二支人民币基金。此前媒体报道,黑蚁资本已完成首期美元基金的首次募资交割,金额约1亿美元。以此来预估,募集总额或达2亿美元。今年内黑蚁资本募资总额或将超25亿人民币。
9月17日,在2020年第23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暨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坛上,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发布仪式举行,首期规模达到了200亿元。
近日,毅达资本与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工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宁波毅达工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
该产业基金将积极发挥火炬集团、厦门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福建省物联网行业协会的资源作用,优先布局公司产业链潜在项目,实现公司战略的进一步开拓,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公司整体发展需要。
近日,星苒(上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经营范围含创业投资、投资管理等,该公司共有两大股东,分别为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深圳红杉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旭辉集团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签订投资协议,成立一个总规模为人民币70亿元的投资平台,以合作开发位于中国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住宅项目。其中,旭辉集团与GIC将分别出资51%及49%。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参与出资并受托管理的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简称“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在深圳举行揭牌仪式。该基金总规模275亿元,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特定投资载体。
华润资本、华润创业与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诚通基金”)、深圳华侨城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侨城”)、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厦门金圆”)及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在厦门市共同发起设立央地合作基金——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基金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
毅达资本与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宁波毅达工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分期设立),拟重点投向符合宁波产业发展导向的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节能环保、新材料、TMT、消费升级等新兴产业领域。
浙江南太湖新区首个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发布,该基金是一支基于科技人才项目孵化的引导基金,首期基金3 5亿元,由南太湖新区引导美欣达集团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其中南太湖新区经开集团出资1亿元,美欣达集团联合社会资本出资2 5亿元。
近日,百嘉基金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这也是今年以来获批的第五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相较于2019年只有一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获批,今年以来审批明显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牌照红利逐渐减少,随着新人的不断涌入,基金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深交所近日公告,计划于8月24日组织首批企业在创业板登记系统挂牌。作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募基金已经蓄势待发。
天眼查显示,天津市滨海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8日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注册地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
2020年7月31日,央行发布消息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这将缓解资管业务整改压力,但并不意味着资管新规相关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
上半年,创投机构分享了科创板盛宴,展望下半年,硬科技依然是机构追逐的热点;后疫情时代的大消费行业也是聚焦的方向之一。
7月16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收到广州绝了小龙虾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绝了小龙虾基金”)通知,该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手续。
如果说家数体现投行承揽能力,那么项目募资额多少决定了投行未来收入规模。以IPO项目为例,截至7月14日,中信建投保荐项目募资额合计达到301亿,排在第一。另外三家募资额上百亿的是中信证券、华泰联合、民生证券,项目募资额分别累计为209亿、121亿、101亿。
据了解,该基金计划未来5年内实现基金投入500亿元,带动中长期信贷投入不低于2000亿元,逐步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先进制造业投入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