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

股权转让的40个关键问题

来源:股权盛宴 发布时间:2016-11-01

股权是投资人投资公司而享有的权利,来源于投资人对投资财产的所有权。投资人对公司的投资实质上是对投资财产权利的有限授予,授予公司的财产权利成为公司法人对投资财产的财产权,保留下来的权利及由此派生的衍生权利就成为投资人的股权。

防止股东“打架”还需“真功夫”

来源:股权法律 发布时间:2016-10-15

其实,在众多民营企业中,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真功夫”的矛盾悲剧,股东刚合作时都还相处得不错,但日子久了,问题和矛盾就日渐暴露出来,由于处置不力,常使矛盾激化升级,最终导致股东利益严重受损或企业分崩离析。

您家企业值多少钱?估值秘笈拿走不谢

来源:新三板千人汇 发布时间:2016-10-12

在对企业进行估值前,有必要弄清楚市值、估值、价值这“三值”的区别与作用。三种“值”的本质是:股票价格*股票数量,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区别。

新三板企业股权激励那些事儿 多以股票期权作工具

来源:中国基金报  发布时间:2016-10-10

从今年年初至今,不少新三板公司陆续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与A股市场相比,新三板股权激励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受限制较少,只要求挂牌公司对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及时披露,但暂未对公告的内容有明确规范。

股权激励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6-10-10

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的观众应该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包头复字号最能干的伙计马荀依照学徒四年出师的惯例请辞,对此,乔致庸在了解内情后,提出了给伙计身股的改革方案,即伙计一人顶一厘身股,年终可分得120两银子的红利,以后逐年按劳绩增加。

股权激励的最佳时间点是什么时候?

来源:路演天下 发布时间:2016-10-10

某企业提出我们公司还没挂牌,但是已经收到一次反馈,我们是不是最好在挂牌前完成内部员工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来源:法邦网 发布时间:2016-10-10

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

慧聪、正泰、TCL股权激励典型案例分析

来源:中国水网 发布时间:2016-10-10

本文从历史、动态的角度介绍几家公司的股权激励的方式与方法,从当年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来看,他们的选择对目前环保产业内众多中小企业、初创公司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企业为什么要实行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又该给什么人

来源:博说股权 发布时间:2016-10-10

股权激励是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出现新气象 激励对象全为骨干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6-10-10

作为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股权激励、员工持股一直为许多企业所运用,而授予条件一般是与企业业绩和个人贡献挂钩。东方明珠日前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却创新性地将社会效益指标纳入考核,在A股市场尚属首次。除此之外,上证报记者梳理最近推出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案例发现,从考

股权规划:反恶意收购利器

来源:《英大金融》  发布时间:2016-09-02

不论是万科这样的房地产巨头,还是创业浪潮中广大的中小企业,在面对“门口的野蛮人”时是手无寸铁还是枕戈待旦,恐怕是每个企业必须做出的抉择。

创业团队如何设计股权架构?

来源:《创业邦》杂志(北京) 发布时间:2016-09-02

我说过,我会从创业的“零”开始,结合我的创业法律服务经验和知识积累,做持续性的分享。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华扬资本认为定价很关键

来源:《图远思节》 发布时间:2016-08-30

 随着从雇佣制逐步到合伙人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施行合伙人制对于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创事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激发员工潜能、转变员工心态方面存在非常积极的意义,而股权激励作为实施合伙人制的一种落地工具,也备受企业家的关注。

关于原始股权的魅力...

来源:三板好项目在线 发布时间:2016-08-06

巴菲特一生从来没有投资过实业,他的财富积累都是通过产权和股权投资来实现的,他终生拥有可口可乐等几大世界著名企业的股份,身价超过4200多亿美元。

个人股东三种持股方式税负成本比较

来源:新三板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6-07-16

基于税负成本以及投资目标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何种持股方式广受个人投资者关注。就具体实践而言,个人股东持股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直接持股、间接持股(包括公司及合伙企业)、直接持股与间接持股相结合。

详解万科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来龙去脉

来源: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6-07-07

随着“谁的万科”持续发酵,公司的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也被推向风口浪尖,甚至面临“内部人控制”的指控。此前有报道称,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作为公司内部激励和分配的重要手段,缺乏透明度,而这也是宝能提议罢免万科董事会成员的理由之一。